第144部分(第1/4 頁)
蘇沫兒道:“殿下,陛下的驛卒到了,通知殿下說是陛下要到益州這裡避暑,據說長孫皇后,楊妃等不少妃嬪也會一同過來,還有一些皇子公主,讓殿下提前準備一下。”
“什麼!要來這麼多人!”李愔的腦袋瞬間大了,他知道李世民每年夏天都喜歡出去避暑遊玩,沒想到今年卻是選擇了益州,不過,這也正說明李世民對他的喜愛,否則也不會放棄以前避暑的地方,大老遠跑到益州來,而且還有一個原因估計就是李世民因為李承乾的事情心情還是很糟糕,想到這裡放鬆一下,畢竟益州各種好玩的東西在李元昌的刻意宣傳下已經在長安傳了開來,李世民不可能不知道這些事情。
“的確是這麼說的,不過,殿下你打算什麼時候回來?陛下大概半個月後就能到益州了,在這之前我們得準備一下吧,這麼多人以前的行宮是住不下了。”蘇沫兒擔憂道。
李愔思索了一下,說道:“實在不行就讓他們住在王府吧,反正王府裡的宅子多得是,再多的人也足夠了,把那個最大的院子給父皇,其他的小院子收拾出來給妃嬪和皇子公主們,我還有一些事情,估計十天左右就能回到益州。”
益州那頭的蘇沫兒聞言放了心,李愔能在李世民來之前趕回來就行了,否則她和崔鶯鶯還真不知道如何接待李世民,說道:“那好,我和王妃說一下,把王府收拾一下。”
又了李愔說了一句,蘇沫兒結束了通話,望著眼前閃爍著的電臺,她心裡感慨不已,這電臺真是傳說中的千里傳音,在益州就可以和遠在幾千裡之外的李愔聯絡。而李愔也可以隨時掌握益州的情況,下達各種指令。
斷了通話,李愔回了軍營,既然這樣,那麼勒索行動還得儘快進行,也不能是三天之後了,把孫東旭找來,李愔把時間定在了明天就出發,這樣三四天的時間就足夠把事情解決了,而再有三四天他就可以返回益州了。
交代了這件事。李愔去找了李冉,此時在李冉的幫助下,金大謙刺史府中無線電臺已經順利接通,李愔到的時候他們正在接受培訓。
“殿下!”見李愔過來,李冉說道。
李愔把他拉到一邊,說了他準備去倭國的事情,並且交代他等益州的貨船到了之後負責指揮把船上的機械運下來交給金大謙,並開始負責給他們進行操作培訓,在益州的時候李愔就已經把各種機械裝船了。估計過幾天就可以到了,也正因為如此他準備把李冉留在琉球島上,就不讓他參與這件事情了。
聽了李愔的話李冉點頭表示明白。
第二天,琉球的益州海軍再次集結。這次除了海軍之外,海軍陸戰隊也同樣去了不少人,為的就是對倭國造成更加強大的壓力,讓他們老實把白銀交出來。否則李愔說不得要打上倭國本土把天皇給抓起來。
“殿下,審訊了一夜,我們已經找到了最佳的進攻地點。”
大軍集結。三十餘艘戰艦的煙囪同時冒著黑夜,在輕重不一樣的汽笛聲中,益州海軍艦隊緩緩駛離寶船港,面向蔚藍的大海前進。
“蘇我蝦夷說了什麼有用的資訊了嗎?”李愔問開口說話的孫東旭說道。
蘇東旭道:“從他的口中我們得知蘇我家族的海軍以前都是駐紮在一個叫那之津的地方,那個港口的名字叫博多,倭國派遣遣唐使都是從這個地方出海,而且這個港口的對面就是倭國在百濟的據點,位置十分的重要。
“那之津?”李愔想了一下,這不就是現代的日本福岡嗎?如果是,那這個港口的確如同孫東旭所說,位置十分重要,既可以牽制倭國,又可以對付朝鮮半島上的百濟,新羅和高句麗,“那就從這個地方進攻!”
“是,殿下!”孫東旭把王世傑叫了過來,讓他進了駕駛艙引路,茫茫大海,不熟知航線的話要浪費很大的氣力去尋找的,而且這個王世傑還精通倭國語言,到時候也許可以派上用場,雖說倭國貴族很多懂得漢語,但是一些下層的人還是不明白的。
全力向倭國前進,孫東旭下令蒸汽船開啟最大速度,但即使是這樣,一千多公里也是耗費了兩天多的時間。
“殿下,前面就是那之津了,對面的港口就是博多。”王世傑恭敬地說道,他現在是全心為李愔服務,益州艦隊的強大讓他不敢再有任何妄想。
李愔點了點頭,前方不規則的弧形海港中停泊著眾多大小不一的海船,碼頭上往來的倭人川流不息,碼頭上還有穿著甲冑計程車兵來回巡邏,在碼頭的內側則是大片的居民是建築,模式倒是和唐朝的建築有些類似。
而艦隊的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