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1/4 頁)
不過這樣一來,李世民自是可以當他的逍遙皇帝,吃喝玩樂,求仙問道一把抓,只是這樣一來,李愔這個太子可就要受罪了,整個大唐的事情都押在了他的身上。
抱著忐忑的心情回了益州,不出十天,果然如同楊妃說的一樣,李世民一道聖旨到了益州,讓李愔這個太子監國,總理國事。
“恭賀殿下總攝國事!”這個聖旨一到,最高興的莫過於是益州的大小官員了,他們一個個跟過了節似的湧向了太子府,李世民這道聖旨無異於把李愔推上了權利的巔峰,而他們這批老部下的地位自然也是要水漲船高了。
“殿下,你該收拾收拾了前往長安了。”上官儀笑的和老狐狸一樣,他們心裡對長安還懷著某種情結。
聞言李愔痛苦地揉了揉腦袋,益州再繁華,可是畢竟不是國都,他這個太子既然監國了,再窩在這個地方也不是個事情,在聖旨抵達後,李世民還和李愔通了話,他打算把以前的太極宮交給李愔當做太子東宮。
“嗯,上官儀你也擬一份名單出來吧,誰留下,誰去長安,這趟去我們就要開始對大唐進行全面的改革了。”李愔沉吟著說道,現在索馬利亞的石油已經開始銷售,高福利政策很快就可以實施了,這個時候再不進行整個大唐的政務改革就晚了。
“是。”上官儀欣喜地說道,他等了這麼多年,終於可以揚眉吐氣的回去了。
和官員們又討論了一下前往長安的各個事宜,上官儀帶著百官離去,在官員們離去後,崔鶯鶯和蘇沫兒走進了議政殿,蘇沫兒道:“殿下,不需要我們過去嗎?”
“你們暫時還是留在益州吧,等去了長安以後,我會讓羅安國的工程隊對長安進行建設,等那裡的設施全部完善了以後你們再過來吧。”李愔思索著說道,正如楊妃所說,他不能只讓益州富貴起來,這個時候也該讓其他地方享受益州的待遇了,而他去長安以後就準備對長安進行建設,同時讓民間資本進入長安,對李愔來說這長安早晚是要進行大建設的,畢竟他早晚要成為大唐的國君,把益州定為國都並不合適,因為益州太過偏僻,而這個時候大唐的人口還是主要集中在北方。
第三百九十八章 入主太極宮!
益州的官場自然是有上官儀打理,只是建設的事情,李愔還得去找李冉,不過有了益州的建設經驗,如何把長安建設起來倒也不是太難了,而與此同時,得知了李愔即將執掌國事的商人們不少都打起了在長安建廠的主意,對他們來說李愔在的地方必然是要興旺起來的,而隨之商業利潤自然是不斷看漲。
李世民的聖旨下來了,但是同樣也給了李愔三個月的準備時間,他明白益州如今是自成體系,李愔一撒手自然是要處理不少事情的,趁著這三個月的時間,李愔讓李冉的工程隊在長安城外建設了一個光伏電站,益州的官員們現在已經離不開電力生活了,這到了長安沒有電是不行的。
而電廠建設的同時,工程隊還對太極宮進行了改造,基本上是把電路給鋪設出來,一些電器安裝上,為了李愔的安全考慮,太極宮中還安裝了監控設施,而李冉的下一步還會和益州一樣在長安城各個路段安裝電子監控,然後把監控的控制室交給李愔的內衛和蘇沫兒的武侯管理,這樣的話長安城任何異動李愔都可以第一時間知曉。
“殿下,益州軍事學院需要搬遷嗎?”益州中央軍大營中正召開軍事會議,商討前往長安的事宜。
李愔喝了口茶道:“沒錯,醫學院和政務學院加上女子大學會在長安建立分校,只是軍事大學的話要全部搬到長安去,益州的中央軍同樣要全部遷往長安,軍營如今正在建設中,基本上三個月後就可以入駐了。”
無論何時李愔都是把軍權放在第一位的,長安的十六衛軍並不是他的親信,無法讓他完全信任,此去長安,七萬人的中央軍要全部遷移,其中一部分會駐紮在長安城內,大部分會駐紮在長安城外的現代化軍營中。一旦有事可以隨時支援,而益州這裡如同李愔沒來之前一樣,每個州保持八百人的常備軍以備不測,武侯主要負責社會治安,除非發生叛亂,軍隊不介入平時的事務中。
“那海軍怎麼辦?”李晦問道,現在海軍的總基地是在益州。陸軍轉移了,海軍自然也是沒必要留在這裡了。而且益州屬於內陸,並不方便這些戰艦出海。
海軍問題很多人都十分地關心,如今殖民戰爭主力是海軍,把海軍總基地設在什麼地方就尤為重要了,因為造船廠也會隨之搬遷,此時眾人都看向了李愔,他們都是分駐在不同的海軍基地,誰的地盤被選為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