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2/4 頁)
”崔鶯鶯目視著放在胸前的鹹豬手。
“這就是製作**的秘訣,夫君正在給你測量尺寸,先教你第一個尺寸——D!”
“這是什麼意思?”
李愔附耳在崔鶯鶯耳邊把**尺寸的含義教給了崔鶯鶯,這時她才明白,原來她的想法太簡單了,這**中原來還有這麼多道道,她正想著,只覺一個身體壓過來,崔鶯鶯嬌聲道:“殿下”
(連內。衣都遮蔽,還讓不讓人活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春耕忙
時間如流水般逝去,李愔讓夏言準備的幼苗已經完成,這個時候也該進行春耕了,聯絡了夏言,李愔忙碌幾天把幼苗運到了倉庫,同時把如同種植這些幼苗的方法教給了奴婢,讓他們嚴格按照種植方法栽種。
而此時,除了每個縣的兩萬畝地,李愔自己還有八萬畝空置的土地,他必須得加快速度,過了季節,收成就得受影響。
為此,這些天,李愔也不往研究院去了,而是沉下心來準備把春耕工作做好,除了自己的空置地,每個縣還有兩萬畝的樣板田,對朝廷徵用這些田地很多百姓都表示不願意,因為馬上就是種植水稻的時候,這樣做,他們都擔心會影響自己今年的收成。
上官儀和李愔說了這樣的情況以後,李愔想了一下,他也不願意逼他們做什麼,而決定採取另外一種方法,那就是把這些土地當是蜀王府租用的,每畝地蜀王府會按照當年的收成補貼錢給每個農戶,這個訊息放出去以後,百姓們才安下心來。
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李愔這時才明白自己很多時候都是想當然了,他雖然想做一些有益於百姓的事,但急於就成只會適得其反。
不過這樣也好,這些土地上的產出都是蜀王府的,等百姓親眼見到真實的收成以後自會相信。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村子都是抱著懷疑的態度,比如說楊樹村,自從魏鐵牛見到一地的麥子的時候,他就打定主意相信李愔了,現在整個龍泉縣的樣板田都出自楊樹村,這都少不了魏鐵牛的功勞在裡面。
南河倉庫,奴婢們正在搬運一箱箱的幼苗,為了這次春耕李愔幾乎調集了所有的奴婢,甚至又把官奴也掉了過來,湊齊了五六千人大規模開始種植幼苗,李愔的八萬畝土地已經種植結束了,現在正開始向其他縣城中轉移。
“殿下,這個土豆真的能畝產二十石以上?”上官儀,王銀龍,竇賢德三人這些天也是陪著李愔忙裡忙外,協助排程奴婢和協調各縣的土地適宜,現在終於輕鬆了一些,看著一箱箱被運走的幼苗,上官儀問道。
唐朝的一石換算成今天的單位大約一百二十斤左右,二十石就是兩千四百斤左右,李愔對上官儀的話當然是往少了說,在現代土豆的畝產平均是四五千斤,好一點的甚至是上萬斤,李愔不指望這兒的畝產能和現在一樣,所以對上官儀來說是往少了說的。
李愔還未說話,王銀龍在也在一旁湊熱鬧:“還有紅薯也是這個產量?”
“現在和你們說也沒用,等這些東西收穫以後,你們自然就會知曉!”李愔說道,也難怪他們會吃驚,唐朝土地農作物產量極低,基本上一畝能收一石至兩石,這還是土地肥沃,勞力充足的情況,不然會更低。
“那這個甘蔗和花生真如殿下所說可以製出糖和油嗎?”竇賢德自允飽讀詩書,但對李愔說的幾樣的東西是一樣不懂,現在對這個蜀王是越來越看不透了。
李愔搖了搖頭,現在解釋也解釋不通,畢竟這是對他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東西,他們現在只需要接受這個事情就行了。
幾人正說著話,魏鐵牛帶著幾個百姓過來了,見到眾人,他行了個裡,道:“殿下,我們村的幼苗運完了,鐵牛這就回去了。”
李愔道:“記住了教你的種植方法,不可胡來,你們村可是唯一一個沒有給租錢的村子,到時候可就盈虧自負了。”
魏鐵牛擦了把汗,說道:“殿下放心吧,我不會胡來的,全村的地都賭上了,這要是沒了收成,鄉親們還不把我魏鐵牛吃了。”
“那就好,回去以後記得一定要精心照料,只要照料的好了等收成下來,我保證你們楊樹村會成為益州城十四個縣城中最富有的村子。”李愔鼓勵道。
提到這個魏鐵牛憨笑起來,“就衝這個也拼了!”魏鐵牛之所以現在楊樹村有這麼高的號召力,這也是他帶領村子裡的壯丁到益州城修地下管道的造成的,當時益州城內一半的勞役都是出自楊樹村,讓楊樹村著實富了一把,手上都都有餘錢,每家都對魏鐵牛讚揚不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