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等著工匠一到就可以開工。
而在工匠的事情上李愔倒是犯了難,隨便找一些人吧,擔心保守不住秘密,可是不會說漏嘴的人又去哪兒找,無奈,李愔只能把那三家招來問問建議,畢竟他們也有份,不能一家獨攬這個事情。
“這還不簡單,買一些私奴不就成了!”蕭銳想都不想,說道。
“私奴!”
“蕭銳說的沒錯,實在不行我們向工部購買一些官奴!”呂博彥附和。
“買私奴還行,官奴就算了吧,萬一裡面有個別家安插的細作,我們的秘密還不全被偷走了!”程懷亮粗中有細,一番話說得也是很有道理。
唐朝時期仍舊保留著夏商遺留下來的奴隸制度,而這些奴隸可以分為官奴和私奴,其中官奴多是被籍沒的罪犯,由尚書省的刑部監管,而私奴主要來自自賣自身的貧苦農民和被人掠賣的百姓,無論是官奴和私奴,他們的地位都非常低賤,是購買者的私人財產,和畜類無異,而王公貴族中鬥富的專案中,炫耀自己私奴的數量也佔其一。
生在提倡人道主義的社會,但在這裡入鄉也得隨俗,而且這些私奴到李愔手裡的待遇肯定比在其他王公貴族手裡強,想通了這點,李愔也就沒說什麼,同意了購買私奴。
有生意的地方就有市場,奴隸買賣在唐朝也屬於一個正當行業,並受到律法《唐律疏議》的保護,在西市就有一個正規的奴隸市場,商定以後,四人往西市而去,為工坊挑選工匠。
馬車從東市到西市必須經過長安著名的朱雀大街,這條大街是長安城的中軸線,隔斷了東西兩市,朱雀大街街道寬度達到了一百五十米,街道兩側是粗壯的梧桐和垂柳,李愔也是第一次經過朱雀大街,路上,他掀開窗簾,觀賞著這史書上記載的景觀,歎為觀止。
相比東市,西市的繁華程度不遑多讓,街道上人流如川,商販雲集,在西市的東南角落,馬車停了下來。
他們的面前是一個長寬約三十五米的露天廣場,廣場上跪滿了蓬頭垢發的奴隸,一些管家模樣的人不時在這些奴隸中挑挑揀揀。
見到四個公子哥從奢華的馬車上下來,一個奴隸販帶著討好的笑走了過來,“幾位爺,你們有什麼需要,我們這什麼樣的奴隸都有,苦力,侍婢,還有新來的處子!”說道處子,奴隸販猥。瑣地笑了起來。
“哦?有什麼貨色,讓我看看!”呂博彥狗改不了吃屎,立刻兩眼放光。
“幾位爺這邊看!”奴隸販子指著一排跪著的四個年紀在十二三歲的女孩,“這四個是新來的,姿色都是上等!”
相比較其它奴隸,這四個女孩子穿著華麗,臉上也是乾乾淨淨,顯然是被奴隸販子精心打扮過的。
“年紀也太小了吧!”呂博彥還算有點良心。
奴隸主尷尬地笑了一下,“這位爺,你這就不懂了,現在這個年紀的女娃可都是暢銷貨,養個幾年更貼心!”
“幹正事!”李愔適時插了句話,呂博彥正色道:“我們想買一些僕役!”
“那邊,自己挑吧!”奴隸販子頓時興趣缺缺,僕役價格低廉,利潤又低,他自然不上心了。
順著奴隸販子的指著的方向,李愔掃了眼地上跪著的男男女女,這些人一個個面黃肌瘦,營養**的樣子,雙眼無神地看著地上,毫無生氣,也許自從他們賣身那刻起,他們就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
幹活自然是挑壯實的,四個人分開在奴隸市場上挑選起來,按照李愔的意思,這些奴隸男女各一半,三人不解,李愔也沒解釋,他有自己的想法。
為了滿足三個工坊的需要,這次他們一口氣買下了五百個奴隸,每個奴隸基本在一兩銀子左右,李愔付了錢感慨還真是人不如馬,在唐朝就算是一匹低劣的馬也得賣到四貫銅錢呀。
這麼多奴隸回去,為了防止生變,程懷亮從家中叫來家丁,把這些奴隸押送回去,李愔正準備回去,突然看到兩個熟悉的身影。
這是兩個女子,一個身著綠色長裙,一個身穿紅色襦襟,相伴而行,在奴隸市場上一個個打量著那些十二三歲的女娃子,正是蘇沫兒和芸兒。
“你們怎麼在這裡?”李愔走上前去問道。
見到李愔,兩人行了一禮,芸兒大大咧咧道:“我在陪著芸兒妹妹找她的妹妹呢?”
“你還有妹妹!”李愔詫異。
蘇沫兒眼眶微紅,道:“不瞞殿下,沫兒還有一個未滿十歲的妹妹走失了,我想她可能被人掠去賣給了人販子,就抱著一絲希望,每日來這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