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1/4 頁)
金大謙嚇了一跳,差點沒站住,這聲音實在太大了,李愔嘆了口氣,這火炮拿出去嚇唬嚇唬人倒是可以,不過,對於這個時代他們能自己思考研製出來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
“啪啪啪!”李愔鼓掌,“很不錯!”
佟玉面露喜色,“謝謝殿下讚賞。”
“不過這種東西在我給你們的資料中已經有了,這叫火炮,對這種火炮來說,炮管一定要長一點,而且炮管壁前面要薄一點,後面要厚一點,因為火藥的爆炸的時候,底部壓力最大。”李愔解釋道。
佟玉不祥的預感應驗了,李愔果然見過這種東西,不過他接著就興致勃勃聽李愔講起了火炮的製作方法。
“至於這炮管的製作,你回去告訴鐵匠,讓他們用黃泥製作出來模具,再將鋼水倒進模具中”李愔說著和佟玉等人走向佟玉的臨時實驗室,在實驗室裡,李愔把如何製作模具的方法告訴了佟玉,並讓杜志平去資料室中把火炮資料報過來。
杜志平應了聲是,接著跑了出去,不一會兒抱著一推資料進來。
李愔接過來資料,在裡面翻了翻,拿出紅衣大炮的設計圖紙,這個已經足夠簡單了,這裡面製作過程什麼都有,李愔開啟資料,讓郭閒遠,杜志平和佟玉過來,把紅衣大炮的製作,原理講給了他們聽。
第一百四十二章 孫思邈
紅衣大炮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艦炮,傳入中國以後又做守城和攻城之用,但因為本身的笨重,並不適合於野戰,李愔讓他們研製紅衣大炮,為的是裝載在海船上,這個時代的海戰還停留在接舷戰上,憑藉的是數量優勢,而像紅衣大炮這種艦載炮的出現將改變海戰的規則。
李愔講解的時候,一眾匠人都是仔細聆聽,畢竟科技的跳躍性實在太大,按照李愔的想法,他準備將西方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基礎科技逐步輸入,讓佟玉等人一步步掌握這些基礎技術,這樣以後才能形成完善的工業體系,而不是像建國初期蘇聯援助那樣,一旦撤走技術專家國家立刻又回到瞭解放前。
李愔固然可以大把大把地購買現代裝置,但是依賴這些現成的東西益州的工業永遠無法真正的成長,萬一那天李愔不小心把戒指丟了,失去了現代工業的支援,那益州不就和撤走了蘇聯專家的時期一樣嗎?到時候一切又得回到原始狀態,而只要益州的工業真正的成長起來,李愔對現代的依賴性可以大大減少,所以,李愔真正需要的不是紅衣大炮,不是燧發槍,不是蒸汽機,他需要的是一群能把這些東西研製出來的人,有了這批人,他還用擔心沒有這些東西嗎?到時候一聲令下,他想要什麼大可以迅速生產出來,這就如同現在的一些被限制核武的國家,雖然沒有核武,但是擁有隨時生產出來的能力,這才是真正的威脅。
從佟玉製造的劣質大炮上,李愔瞭解到鐵匠們對鑄造鋼鐵製品方面技術的欠缺,更別說一些精細的鋼鐵零件,比如螺絲,彈簧,螺絲帽之類的。
把紅衣大炮的原理和他們講解完,李愔和金大謙離開了桃園,這裡能夠投入使用還需要一段時間。
桃園正在建設,李世民的聖旨也沒有下來,趁著這段時間李愔回了現代,工業體系的建成需要一系列的東西,就拿著這紅衣大炮來說,需要鋼鐵鑄造,需要火藥生產,需要炮彈的製作,這每一樣都是需要不同的器具。
回了別墅,李愔上網查詢起西方工業革命時期出現的各種裝置,又往後看了第二次,第三次工業革命出現的裝置,他一邊搜尋一邊把一些必須的基礎工業裝置記錄下來,重點都是十八世紀前的裝置,因為以後的裝置基本都用上電了,而讓李愔短時間搞出電力那就有些不可能了,畢竟電這種東西是積累中尋求突破,十八世紀前的科技搞定了,自然就會向後面邁進。
打了電話給夏言,李愔專門去了一趟機械廠,巡視了一遍機械廠以後,李愔把手中的資料交給了機械廠廠長,這些資料中的裝置都是第一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裝置,李愔打算小批次生產,然後在桃園中建廠,讓桃園中形成完善的工業體系,而這些十六到十八世紀的裝置結構也是十分的簡單,鐵匠們研習以後,應該也能夠生產出來。
接到李愔的單子,機械廠廠長也是啼笑皆非,公司中傳言董事長喜歡復古風果真不假,這個任務對他來說也太過簡單了,他自然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大唐集團能在董事長面前露個臉可是不容易的。
大唐公司如今蓬勃發展步入正軌,年利潤也在不斷增加,李愔賬上幾個億的進賬就是證明,高層會議上李愔表揚了一番夏言和新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