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為中央委員會委員,9名蘇聯元帥當選候補委員。
在蘇聯整個歷史時期共有41人被授予蘇聯元帥(含蘇聯大元帥和相同級別)。佩戴這個軍銜時間最長的是布瓊尼(38年),最短的是圖哈切夫斯基(2年)。授銜平均年齡為54。6歲。授銜時最年輕的是圖哈切夫斯基、被授予蘇聯元帥時,年僅42歲。不足50歲便獲此軍銜的還有布柳赫爾、鐵木辛哥(45歲),貝利亞、馬利諾夫斯基(46歲),朱可夫、科涅夫、戈沃羅夫、梅列茨科夫(47歲),華西列夫斯基、羅科索夫斯基(48歲),索科洛夫斯基(49歲)和庫利克(50歲)12人。授銜時最年長者是勃列日涅夫,授銜時已年近七旬;超過65歲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的還有彼得羅夫、庫爾科特金、亞佐夫(66歲),索科洛夫(67歲)和烏斯季諾夫(68歲)5人。
到目前為止,42名蘇聯元帥(含大元帥和相同級別)已先後離開人世,他們的平均壽命為70歲,其中最長壽的元帥是布瓊尼90歲;超過80歲的逝世的有華西列夫斯基、崔可夫(82歲),莫斯卡連科(83歲),巴格拉米揚(85歲)和伏羅希洛夫(88歲)5人。最年輕的是圖哈切夫斯基遇害時年僅44歲,布柳赫爾(48歲)。
現在還健在的4名蘇聯元帥均已年過80,最年長的是索科洛夫96歲;彼得羅夫次之90歲。
元帥們的家庭出身非常複雜,因為蘇聯時期的資料與俄國十月革命前的官方掌握的資料由於種種原因存在很大出入。根據檔案資料表明,大多數元帥(24人)出身農民家庭,8人是工人家庭,7人是職員家庭其他的出身就五花八門了,圖哈切夫斯基貴族出身,華西列夫斯基神甫家庭出身,比留佐夫出身於商人家庭。
蘇聯元帥中有6人當過沙皇軍隊的軍官,7人出自騎兵第一集團軍:布瓊尼(騎兵第一集團軍司令員)、伏羅希洛夫(政委)、庫利克(炮兵主任)、鐵木辛哥(第6師師長)、葉廖緬科(第14師副團長)、格列奇科(列兵)和莫斯卡連科(列兵)。
衛國戰爭前有5位元帥,1945年5月9日已增加到12位。蘇聯元帥最多時在1968年4月15日至5月10日,那時蘇軍中總共有20位蘇聯元帥,他們是:伏羅希洛夫、布瓊尼、鐵木辛哥、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科涅夫、羅科索夫斯基、梅列茨科夫、索科洛夫斯基、巴格拉米揚、格列奇科、葉廖緬科、莫斯卡連科、崔可夫、扎哈羅夫、戈利科夫、克雷洛夫、雅庫鮑夫斯基、巴季茨基和科舍沃伊。
蘇聯元帥大多數是俄羅斯人,屬於烏克蘭族的有:庫利克、格列奇科、葉廖緬科、莫斯卡連科、巴季茨基、科舍沃伊;屬於喬治亞族的有:斯大林和貝利亞,貝利亞嚴格來說是米格列爾族(喬治亞的少數民族);屬於白俄羅斯族的:索科洛夫斯基和雅庫鮑夫斯基;羅科索夫斯基是波蘭人,巴格拉米揚、伊薩科夫是亞美尼亞族,馬利諾夫斯基是猶太人。 蘇聯歷史上的44個蘇聯元帥中(含斯大林和3位蘇聯海軍元帥),除3位死於戰前的元帥外,其他37位全都參加過衛國戰爭。其中在衛國戰爭中成為元帥的9人,另有11人在戰後10年之內晉升為元帥,除貝利亞和布林加寧兩位政治元帥外,其他9人都是因為戰時的卓越功績而當上元帥的。這些戰時元帥和準戰時元帥在蘇德戰爭前夕的地位是千差萬別的,高的像朱可夫已經是大將總參謀長了;低的如巴格拉米揚只是個軍區的上校作戰部長;大多數是少將或中將,屬於剛剛邁過高階指揮員的門檻。在衛國戰爭中他們都是在40多歲的鼎盛時期。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1945年3月16日在他的日記中曾經滿懷羨慕地寫道:“參謀總部給我送來一本介紹蘇聯將軍和元帥們生平的書,書中還附有照片。。。。這批蘇聯元帥和將軍都較年輕,幾乎都不超過50歲。他們都經歷過豐富的政治、革命活動,是信仰堅定的布林什維主義者,而且精力及其充沛。他們的神情顯示出十足的民族氣質。他們大多出身於工人、鐵匠、小農等家庭。總之蘇聯軍事領導集團是由一個比我們好的階層所組成,這使我們感到難堪,因而不得不信服。”
蘇聯國防主管部門的名稱幾經變化,1918年至1939年稱“陸海軍人民委部”,1940年至1947年稱“國防人民委員部”,1947年至1949年稱“武裝力量部”,1950年一分為二成“軍事部”和“海軍部”,1953年兩部合二為一,始稱“國防部”。擔任過蘇聯國防最高負責人的蘇聯元帥依次是:伏羅希洛夫、鐵木辛哥、斯大林、布林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