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部分(第2/4 頁)
一戰。雙方一接近便使出了看家地本領。一方千方百計要置對方於死地。另一方歸心似箭。急於擊退來襲。又感到尊嚴受到侵犯。
野地裡。荒蕪地土地上長滿了野草。其中夾雜著無數不知野花。這裡原本是開封府富饒地土地。陣前戰旗飛舞。短兵交接。箭如雨飛。雙方你死我活地戰到了一起。將野花碾落成泥。
這一戰,雙方斷斷續續打了十來個回合,互有勝負。趙葵雖不將李璮放在眼裡,卻覺得有些不妙,李璮很顯然已經投靠了秦國,他不怕李璮,卻害怕秦軍趕來,要是被李璮拖住,他將無法全身而退。
那一邊,李璮如咆哮的野獸,衝著部下著怒火,催促著部下動一波又一波地攻擊,又許下重賞:取宋帥趙葵級,升官三級,賞金千兩。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益都兵嗷嗷叫著反覆衝殺,宋軍竟被殺得節節敗退。趙葵不顧個人安危,親自靠前,高呼:“大丈夫死於王事,豈不快哉?”
“是!”宋軍這才穩住慌亂的心神。
在這關鍵時刻,益都兵後方突然出現了數十面宋軍旗幟,緊接著益都兵後方大亂,後隊衝亂了前隊。
“援軍來了!”趙葵的部下們大呼。
“衝啊!”趙葵舉著佩刀,鼓舞著士氣。這突然從背後殺到的一支宋軍,令鏖戰的益都兵軍心大亂,趙葵抓住機會,親自衝在前頭,與那支援軍前後夾擊,殺得益都兵大退。
“不準退、不準退!”李璮命令軍法隊斬殺逃跑。
斜刺裡一位宋將領著一隊人馬殺了過來,直接衝到了近前,混亂中李璮不幸落馬。在親兵的驚呼聲中,李璮被那宋將手中的大槍挑了起來。李璮的怒睜著雙眼,直到他臨死前的一剎那,他才搞明白一個事實:群豪爭雄的年代早已經過去了。
“制帥大人,末將來遲了!”那渾身浴血的宋將將李璮的屍扔到了趙葵面前。
“餘知軍來得正巧,何來遲到之理?”趙葵大喜,親自扶那人下馬。
來人四十來歲的模樣,正是淮東知招信軍兼制司參議官餘玠,原本是趙葵的幕府,後來因功被提拔到了現在的位置,是趙葵的愛將,屬於書生投軍。他得知秦軍已經動了進攻,心憂頂頭上司的安危,毅然蒐羅船隻從水道赴汴。
“制帥大人,莫非這就是汴梁城?”餘玠指著遠方那一抹黑色的影子。
趙葵沒有回話,或許說他此時的心情極為複雜,因為他覺得自己就是傀儡,這一趟汴梁之行純粹就是一場黃樑美夢。故都仍在,春燕飛入重重宮闕之中,只當是尋常百姓家,趙葵很有將汴梁付之一炬的衝動。
趙葵與餘玠二人立刻整軍登船,順河南下。此時張榮等人已經知道警訊,他們追蹤而來,見宋軍乘船南下,這讓他們無可奈何,因為張榮等人也一向疏於水戰,他們儘可能地給餘玠的船隊造成一點微不足道的損失。這一戰,既是金末以來最後一位梟雄的死亡,又是一位將星的冉冉升起,同時又一次暴露了秦軍在水戰方面的不足。
山東與淮東交界處的秦軍兵力不足,經略使張柔命嚴忠濟將黃河大堤決了,淮河北岸徐、、宿、海等州縣淪為一片水鄉沼澤,這阻上了宋軍自淮東北上增援的可能。
投降宋國的前金軍大將國用安等人受到了張榮的猛烈
不久國用安兵敗投河自盡。淮東的戰事雖停歇了下T戰事仍然如火如荼,張柔先佔領壽州,又攻廬州,又是餘玠自淮東出兵,在安豐解了秦軍之圍。不久,張柔得到了趙誠的命令,退回淮河以北,駐防毫州一帶。這都是後話,那時趙誠也北返了。
襄陽的主帥是史嵩之,在秦軍攻來之前,他準備赴臨安入閣為相。
作為一位深受皇帝信任的大臣,史嵩之早就拜過相,右丞相兼樞密院使。不過因為他是權相史彌遠之侄,他的這一個職位一度引起朝野的譁然,人們不由得會想起史彌遠時代的專權。即便是皇帝趙昀也不得不顧忌臣子們的反對,所以只是讓史嵩之督視四川、京湖等路的兵馬,讓他的管轄的兵馬越來越多。
收復了汴梁故都,又亡了壓在頭上的金國,尤其是史嵩之的得力部下孟的連番大勝,更讓史嵩之入朝為相有了足夠的資本。不過就在史嵩之收拾好行裝,準備回臨安時,一切都生了逆轉,秦軍攻了過來。
史嵩之感覺到了莫大的侮辱。此前他一直對出兵助秦,持保留意見,害怕宣和海上之盟的後果再一次重演,當時朝廷對是否出兵助糧,庭議未決,史嵩之徵求孟:
“倘國家事力有餘,則兵糧可勿與。其次當權以濟事。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