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第3/4 頁)
水,隱約有龍盤虎踞之勢,故此地名曰:龍虎臺。因其地勢高平易守難攻,又鄰燕京,不缺水又不缺牧草,正是大軍駐紮的好地方。秦王趙誠的行營就設在龍虎臺,對著燕京城磨刀霍霍。
正是秋高氣爽之時,站在龍虎臺之上,舉目四望,連山起伏不定,天高地遠,滿山的蒼翠開始變色,大片大片的黃色、赤色佈滿山嶺,令人心生蕭瑟秋涼之感。
但在秦王趙誠此時地眼裡,天地、山川甚至一草一木都飽含著壯闊豪邁之意。大軍雲集於此,赤旗飛揚,人歡馬叫,大有踏破燕京城之勢。何進、陳不棄、陳同、汪世顯、郭侃及劉鬱、李楨等人伴在他的左右,觸景生情,心中油然而生出大幹一場的豪邁來。
“報,左路軍凌去非十日前已至興安嶺西,與敵交戰十餘次,斬首兩千人。”一位信使持著令牌奔了過來,奏道。
“命他繼續攻擊,暫不要孤軍深入敵境,持續施加壓迫。(7星閣 手打 qixingge。COM)shudao。net 書道 首發”趙誠命道。
汪忠臣奔了過來,奏道:“稟國主,右路軍張柔、古哥、史天澤、田雄、郝和尚、何伯祥等人奉命前來見駕。”
“命他們到孤地行營大帳議事!”趙誠命道。
“是!”汪忠臣領命急退。
右路軍元帥張柔正帶領著古哥、史天澤、田雄、郝和尚、何伯祥及他這一路人馬所屬各千人隊的千戶們往中軍行營趕。他們這一路有六萬一千人馬,人多勢眾,如何協調指揮,則是一個大問題,好在他們領兵諸人都是極有經驗者。右路軍將帶來的兵甲、軍糧、備有戰馬等送至中軍,連同何伯祥部交由中軍統一調配。
燕京城外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刺蝟,敵軍守將驅使百姓在城外修建了無數的防禦工事,妄圖令大軍知難而退,但浩浩蕩蕩的大軍令城頭上的敵軍相顧失色。
張柔等一行人還未進得中軍大營,就在營外接受了四五次盤查。既便大軍駐紮在此仍不厭其煩地佈置拒馬、塹壕,以備意外之敵。張柔等人習慣性地挑剔著,卻找不到防守的漏洞,入了營地,見秦軍的軍營與自己地營盤相比,更加規整有度。帳蓬、馬廄、馳道皆井井有條,就連出更地地方也都規整有序。
一隊又一隊軍士從他們身邊行過,臉上洋溢著必勝的信心。快騎不停地從營外衝入,遞交著四面八方傳來的軍情。有若干軍士聚積在一起,席地而坐,有參軍模樣的人正在領著眾軍士溫習軍法。還有更多的人再一次演練殺敵的技巧,臨陣磨刀,不快也光。總之,一切都是大戰將臨地緊張氣氛。
趙誠率眾人回到自己的行營大帳。帳內眾將校目光炯炯,躍躍欲試。一身戎裝披掛地趙誠,令張柔等人眼前一亮。威嚴的氣勢令這些驍勇善戰的將軍們不得不低下頭來。
“末將攜諸軍指揮參見吾王!”張柔等見秦王駕到,立刻就要參拜。
“爾等甲冑在身,不必多禮!”趙誠揮了揮手道。
古哥卻是抬起右手敲擊了一下自己的左邊胸甲,這是行軍作戰時的軍禮,與平時卻不同,張柔等人學著他的模樣行軍禮,有些不倫不類。趙誠等人見狀不禁微笑了起來,這倒突顯出指揮作戰統一的必要性,畢意各軍來源自不同地地方。對軍令、軍法、行軍、紮營、偵察及暗語等等皆有不同的地方。
“行軍作戰,服從軍令為第一要務,張元帥,你統轄諸軍來源駁雜,諸軍是否聽從你地命令?”趙誠直接問道。
“回國主,若有人不聽末將地軍令,無論是誰,末將就將其就地正法,以正軍紀。不敢拖延國主的命令。”張柔出列奏道。
“張元帥行伍經年,孤賦你全權指揮所部人馬!”趙誠道,“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左副元帥古哥兼任左路軍總軍法官,聞鼓不進者,聞金不退者,私掠濫殺者,就地斬首!”
“遵命!”張、古二人受命道。
“爾等雖各有所屬,但軍法只能有一種。古副元帥須將我軍軍法曉諭全軍。令將士皆知我軍軍法。”何進插言道。
“遵命!”古哥道,“屬下將派遣參軍、文書至各軍宣讀軍法。令各軍通曉。”
“聽信使說,右路軍屢次接敵,可有損失?”趙誠關切地問道,儘管他早就知道了詳細地稟報。
“回國主,在安次縣,敵軍早就埋伏一支騎軍,欲趁黑夜襲擊我軍,幸賴榮軍團拒敵,才有驚無險。史右副元帥的前鋒在通州外接連遇敵小股遊騎,一一擊潰之,敵軍以卵擊石也。”張柔稟告道。
“榮軍團嘛?”趙誠啞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