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第2/4 頁)
渠春色”、“長河春曉”、“賀蘭雁歸”等等詩情畫意來。戴著幞頭的官員,頂著文士巾的學人,騎馬打鬧的少年人,坐車的婦人,短打扮的漢子,呼朋喚友,紛紛出城,絡繹不絕。
官道上有無數擺著地攤的小販,多是本地的農人、牧人和獵戶將自家的東西拿出來賣錢,這些都屬於零碎的交易,並不需要交稅。
入了城內,城內商鋪林立,身著奇異服飾,操著奇怪語言的商人充斥著街道。于闐來的商人們用生硬的漢話叫賣著玉石,他們賣的玉石一般都是未雕刻過的原玉,用牛皮包裹並將玉石縫在裡面,視玉石大小一塊或數塊包裝成一團,俗稱“玉團”,這既方便運輸又減少磨損。有中興府的能工巧匠將玉石雕刻好,就成了文人的筆筒、婦人頭上的首飾、富公子腰中的束帶與小玩意、佛門虔誠者的玉佛,還有千家萬戶各種裝飾、擺設,價值當然就不是原玉所能比擬的。
絲綢南道的開通,不僅吸引著于闐人的到來,來自更遙遠地方的珠寶、香料、珍珠、玳瑁、犀角、象牙、賓鐵、珊瑚、鱉皮、瑪瑙、**及稀有藥材,大量進入秦國地界。這些長途運來的貨物購買者大多屬那些本地的商人,西域商人換取他們感興趣的奢侈品。
外地商人尤其是西域商人入境,首先要交“關稅”,每千錢算二十,出口相同。並不算多,但目前都是交現錢。諸省、路、府設監司,州設立都監、監押同掌,行者齎貨,謂之“過稅”,每千錢算二十;居者市鬻。謂之“住稅”,通常按商鋪住所徵收,也是每千錢算二十。這就不允許商人們私下交易,更不準藏匿,一旦拿獲,貨物沒收,商人關入大牢。大宗交易,商人為了穩妥需要官府見證,按照官府提供地固定格式的文書籤押。那就得另按交易額二十稅一,否則一旦出現糾紛,官府不予保護。
“天下財貨。皆聚中興府也!”史天澤看著街市上繁華的景象,口中讚道。他這話意有所指,這些西域來的各種特產,幾乎被秦國壟斷,轉手賣至河北,然後又採買他河北的貨物轉手賣給西域人,錢都叫秦國商人和朝廷賺了,他十分眼熱,怪不得近年越來越覺得手中的銅錢不夠用。(7星閣 手打 qixingge。COM)卻不知河北諸地地遼、金、宋制錢、私錢也令秦國朝廷損失不小,劣幣驅除良幣。
“我朝重商,不過這事情與鄭某無關。”鄭奇毫不在意,衝著部下道,“諸位先領真定府的弟兄們去館驛等著,鄭某先陪史元帥去樞密院報備!”
“有勞鄭兄弟了!”史天澤拱了拱手道。
當下他騎著馬跟在鄭奇後面,他發現幾乎所有的馬車都行在街道的右邊,很少見到有相向而行的,馬車通常都是兩匹馬並排拖曳的。佔地較大,都從自己的右邊向前行駛,這無疑會讓街道順暢了不少。史天澤不知道這是有意而為之,還是中興府本來就有這樣的習慣,若是前者,那就讓他感到太意外了。
眾人穿過整座城池地南城。前方就是御街。順著御街邊地馳道緩緩前行。道邊三步一崗。七步一哨。還有親衛軍持槍挽弓。不停地來回巡邏。沒有閒雜人等。巡邏地親衛軍雖不認識史天澤。但卻認得鄭奇。即便不認識鄭奇。也認得他紫色常服右領上地兩顆金星。過往地巡邏什伍紛紛齊整地行禮。鄭奇倒是威風八面。
“鄭元帥來得有些晚啊!”一個胸甲上鑲著一顆銀星地親衛軍軍官迎了上來。正是親衛軍中地汪忠臣。
“這不正陪著真定府史元帥嘛?”鄭奇停馬駐足。解釋道。又對史天澤說道。“這位少校是親衛軍一營指揮汪忠臣。是吾王頗欣賞地大好男兒。他地父親便是隴右軍副總管汪世顯。”
汪忠臣見這面生之人年輕不大。卻是氣勢不凡。又聽了鄭奇言語中提到自己地父親。心中有些不悅。但他一向謹慎。連忙拜道。“汪忠臣見過史元帥。”
史天澤見汪忠臣全身披掛看上去極精神。又因他出身武帥世家。並是秦王身邊之人。頗客氣地說道。“汪參軍不必多禮!”
正是有汪世顯。還有郭德海這些選擇真心投靠秦王地人。甚至包括田雄、郝和尚。才讓史氏願冒風險。心存了投靠之意。
“方才在下過樞密院時,見何將軍與郭將軍正從院內走出來,怕是聞知史元帥到來,親迎史元帥大駕。”汪忠臣抱拳道,“在下有軍務在身,先告辭了。七星閣手機站: wap。qixinge”
史天澤心中一喜,衝著鄭奇道:“鄭兄弟,我等還是趕緊去拜見何、郭兩位大人吧?”
不久便抵達一座看上去並不起眼的樓閣群落面前,其身後便是緊挨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