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2/4 頁)
靜立著,刀鞘上沾著雪花,手緊握在刀柄之上。感受不到任何寒意,心中只有無窮的戰意和與敵酋拼殺的豪情。戰馬低頭打著響鼻聲。偶爾發出清悅的嘶叫聲,像是在呼喚自己的騎士奮勇向前。
文臣們站在冢前,在這個有著特別意義地公祭活動中,他們從軍士們堅毅莊嚴的表情中看到赤誠之心,看到了同仇敵愾的勇氣與烈士男兒的豪情。也看到了一個國家走向強大的理由,。
賀蘭山下青冢稠,凌煙閣上著英名。耶律楚材在心中念道。
雪花落在趙誠的頭上,像是在他地冠戴上蓋上一層柔軟的白巾,他的心情更加地覺得悲傷起來。在眾人的勸說下,趙誠這才收拾起悲傷的情緒。帶著自己的部下離開英雄冢往回走去,在大雪地裡留下無數的腳印。
衛慕回頭再看了一眼身後地英雄冢,被白雪籠罩地忠烈祠與英雄冢披上了白色的袍子,和背後地賀蘭大山融為一體,再也沒有分別。衛慕甩下心中的悵惘,往胯下的駿馬上加了一鞭,趕上了趙誠的大隊人馬。
“國主。末將有話要說!”衛慕擦掉頭上的雪花。落後趙誠半個馬身,高聲說道。
“有話快說!”趙誠頭也沒回。
“國主封末將為天水郡開國侯。加右屯衛中郎將銜,食實封七千戶。”衛慕道,“國主以萬金之軀,親率大軍沙場搏命,臣卻留守中興府,未立寸功,受之有愧!”
趙誠勒住了赤兔馬,回頭道:“此封賞,不僅是依軍功,也是追賞以往的功勞。你追隨孤多年,在西域時協助孤王建立私兵,功勞甚著。孤北狩時,你留守中興府,讓孤無後患之憂,專心征討,豈曰無功?嵬名氏陰魂不散,火速彈壓者是你。河湟有蕃人陰謀作亂,你親率三百軍士星夜疾馳,面對數千蕃人卻無懼色,斬首無數,讓河湟蕃人望風而逃莫敢斜睨,此亦是你一大功。”
“末將此生若非國主,十多年前就屍骨無存了,何敢言功?為吾主盡忠辦事,不過是末將的本份。”衛慕抱拳道,“末將願在國主麾下為一小卒,為吾王殺盡一切敵寇,不敢空佔爵祿,讓世人恥笑。”
“隨孤從西域來中興府的私兵,如今還有多少人為將為侯?”趙誠卻問何進道。
“除一些人戰死,一些人為地方守官外,為將為侯者並不多!”何進道,“許多人不過是尋常的都尉,至多是一個開國子開國男。”
“想當年,那些隨我而來的兩千私兵護衛,成為都尉者眾,能封侯拜將的卻是不多。”趙誠道,“他們的功勞孤深知,所以孤願意給其優待,讓其衣食無缺,家有良田美宅,子孫可以安居樂業。但掌兵者,因事設人,並非人人都要封侯,人人都要為將,孤封你衛慕為侯,自是因為你功勞甚多的緣故。你若是覺得自己名不正言不順,那你將來再為孤立更多的功勞,可好?”
衛慕見趙誠態度堅決,自己若是還推辭,那就顯得太過虛偽,所以只得接受。
趙誠對臣下的賞賜可謂是豐厚至極,就連隨他征戰的普通軍士也都是人人有封賞,對於許多人來說,幾乎可以說是一夜暴富。河東的宋平、潼關的鄭奇和陝西的郭德海三部屬下,也個個有相應的封賞,他們三人見趙誠封賞公平,不因為他們是新附之軍而另眼相看,對趙誠的忠誠感激之心更強烈了。
戰爭就是發財的好機會,如果能夠,趙誠希望所有的人對財富充滿渴望,讓征服的**給同仇敵愾的軍士們增加一份實際的利益。趙誠雖也感到一些肉疼,但他嚴格地遵守了自己曾經的承諾,不能因為眼前的利益而喪失自己的信譽。秦王的份量在上至上將軍何進下至普通士卒的心裡,已經如賀蘭山一樣沉重。
中書省擬定的封爵制度仿自唐宋,可以世襲但每傳一代就自動降一階,所謂某縣開國侯,那不過是一個虛名,並非實際領有領地及百姓,更無當地治權。同宋國一樣,食邑按每戶每月2文計算,從國庫隨官俸按月付出,雖然25文較少,但趙誠給手下的都是實封,且食邑數量遠遠超過中書省擬定的標準,如此一來,屬下重要武官的收入就相當可觀。
趙誠不僅透過私人感情讓主要武官們心悅誠服,也透過厚賞厚封厚祿,趙誠將軍隊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讓他們隨時願意為自己衝鋒陷陣。
英雄冢的存在,也更是激發了這個嶄新王朝子民的血性與萬丈豪情。它在未來,註定會成為這個國王朝文人墨客們吟詠歌頌的勝地,是每一個來中興府的人,都要去憑弔一番的勝地。
與相鄰的西夏皇陵相比,英雄冢才是普通百姓最感到親切的地方,因為那就是尋常百姓自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