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3/4 頁)
不滅蒙古?”耶律楚材道。
他故意透露秦、金約好地訊息,增加河東、河北等地漢侯們的壓力。至於宋人,那是他想當然地加了進來,宋人若是能加入到這個聯盟,當然是最理想地狀況,這也是趙誠極力爭取的。而那嚴實,不過是秦國將計就計,既然嚴實為了應付金人的壓力,詐稱自己是秦國國王趙誠的屬下,趙誠就派人去虛封他一個官銜,他肯不肯接受,還猶未可知。
“李不足為慮,嚴實、張柔、張榮甚或其他大小諸侯與我們史家沒有什麼區別,各握精兵。至於金主,完顏氏自身難保。宋人嘛,向來目光短淺,文武不和,朝政對外之策難以統一,難以成大事。”史權道,“所以,貴國若是僅憑一己之力與蒙古對抗,怕是艱難地很,若是我史家聯合諸漢軍自河東攻來,貴國四面臨敵以何相抗?”
“你這是要挾嗎?”耶律楚材淡淡地說道,將史權這狠話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你們能齊心協力嗎?況且你們既然敢攻來,那就是不將自家子弟性命看得那麼重要了?既如此,史公子又為何來此?”
史權啞口無言,只得問道:“還請耶律大人指條明路。”
“很簡單,背蒙、歸順!”耶律楚材斬釘截鐵地說道。
“呵呵,耶律大人說笑了!”史權啞然失笑道,“這等大事得家中長輩定奪。”
走著瞧吧!無論是真定史氏,還是趙誠,都是這麼想的。但對趙誠來說,還不敢將史氏或者別的漢軍豪強逼急了,至少眼下的情勢是急不得的。
用手機隨時隨地看小說,欣賞最新文學章節請訪問:wap。qixinge
第二十四章 盟約
辰時還未到的光景,秦王趙誠在早鍛鍊完,宰執們入內問秦王起居。
這是上朝之前的一個固定儀式,通常在這段時間內趙誠要與自己三位正副宰相們開個小會,對一些重要問題先通個氣,統一一下主張。不過今日卻是以國禮迎接金國的使者烏古孫仲端的。
趙誠如此大張旗鼓地接見使者,並非太必要,但是卻是給金國一點面子,好讓自己在其他方面得到更多的利益。
“遵國主的旨意,昨日禮部派人引烏古孫仲端去見了金主太后王氏與皇后徒單氏。”中書令王敬誠奏道。
“如何?”趙誠飲了口熱茶。
“聽說烏古孫仲端見著了皇太后與皇后,便伏地大拜,泣不成聲!”王敬誠道,“那王氏與徒單氏亦相擁大慟,高呼金主之名。”
“此王氏乃金主生母先明惠太后之妹,王氏在朝野之中頗有賢名,聽說她性情端嚴,頗達古今,金主完顏守緒為太子時,一有過錯王氏便斥責,直到完顏守緒即位才止。這些年風雨飄搖之中,金主完顏守緒能將國家維持到這個地步,其實不易,其雖無大能,然與先皇帝比亦屬難得,尚知奮發圖強,只是力有不及也。究其根本要與王氏教導分不開的。”耶律楚材道。
“忠孝軍的建立也算是完顏守緒一大功業,那些從北方逃回地歸正人。能得到朝廷比他軍三倍的厚餉,在國用日少的情形下也極難得,一代名將完顏陳和尚不屈被殺。完顏守緒也能做到有始有終。”趙誠道,“孤率軍入汴梁時,聽說完顏守緒能將宮中地馬匹殺掉供軍士食用,還放還宮女,雖無大用,卻也是有心為之。”
“金主夙興夜寐,一度頗有中興氣象,他勸臣下進諫卻又願見臣下指摘他自己的過失。又無識人之明,所用重臣皆是昏庸無能之輩。”耶律楚材感嘆道,“金國譬如參天大樹,根已腐朽,縱是精心照料,也不能令朽木回春。”
“烏古孫仲端此次前來,除了約和,定會要索回王氏與徒單氏,及荊王、梁王,不知國主有何旨意?”高智耀道。“我朝放還是不放?”
“擄人母親與妻室,這等事情並非英雄所為。”趙誠道,“等完顏守緒答應了孤的要求,孤會將婦人及宗室遣回的。”
趙誠畢竟還是利用了這件事。
“昨日,烏古孫仲端還同禮部韓安國提到一件事。”王敬誠道。
“何事?”趙誠見王敬誠有些吞吞吐吐的意思。
“禮部韓安國說,金主似乎有意選一品貌俱佳之宗室女送給國主!”王敬誠道。“啊?”趙誠很是吃驚。
王敬誠等人偷眼打量了一下趙誠的臉色,見趙誠臉色怪異,像是想大笑的樣子。
“金主正是有求於我朝,臣等以為國主若是首肯,則秦、金兩國約盟之事更有保證。金主必欣喜,以為我朝確實有誠意與其約好。”耶律楚材道,“聽說衛國公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