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3/4 頁)
水一帶能安定下來,朝廷小心經營,賦稅是不會少地。”
“遵旨。”王敬誠只得躬身稱是,又道:
“國主從蒙古帶回的中原漢人奴隸。及西域各色工匠。共約二十萬口,大多為精壯。除部分西域人聽其離去。大多留下落藉為民。奉國主旨意,五萬人熟悉畜牧之人遷往陰山至賀蘭山一帶,發給牛、羊、馬匹,派官員登記在冊。五萬遷往河西沙、瓜、甘、肅及涼、蘭州等地,從事農耕或畜牧。另衛慕又從餘人中挑弓馬嫻熟者組成五萬日夜訓練,以待國主重整軍伍。剩下地皆是各色工匠,全部納入各匠器局。”
“好,以後若是活口,仍循此例,儘量往異族百姓中攙雜,無論蕃漢,融為一體,皆是我大秦百姓,官府儘量寬待一視同仁。但若有反意,須嚴懲不貸。”趙誠道。
“吏部會同兵部擬定了朝廷功臣爵位的品秩高下及食祿,國主欲何時分封?”王敬誠問道。
“賀蘭軍河東、潼關及陝西郭德海三部駐守在外,凌去非部在北邊巡防,衛慕部在玉門關練兵,大部匯聚於京師。這並非長久之計,孤除賞賜銀錢之外,有大功之人要封爵,榮耀身前身後。這個冬天,孤要重整全軍,蒙古人明春時怕就是要來尋仇了。”趙誠道,“明日就在宮中設宴,全軍都尉及以上領兵者皆有資格入座,孤要當面封賞。”
“遵旨!”王敬誠領旨退去。
秦王趙誠又將一座破舊地宮殿改了名,取名為“聚義殿”,專為自己忠誠勇敢的將士們準備的。自何將以下到都尉一級的軍官均有資格參加趙誠為他們舉辦的宴會。
“吾王威武!”何進領著眾人高呼道。
將、校、尉各級軍官們跟文臣們就是不一樣,吼地聲音不僅響亮,飽含著熱血與金戈鐵馬的豪情,讓趙誠有置身於沙場決戰時的感覺。。三百多位大小軍官,就是秦王趙誠的軍隊中最精華最重要的部分,軍隊是刀,握刀的手就是這些軍官們,尤其是經歷過生死考驗的軍官。
趙誠看著濟濟一堂的忠誠屬下們,心神一時恍惚,好半天才頷首道:
“諸軍入座!”
“謝國主!”眾人各依職位大小落座。
秦王趙誠舉杯,邀手下們連飲三杯。
“今日,孤要封賞三軍!”趙誠道,“此次我大軍北狩,又自燕京南下中原,如入無人之境,輕取潼關,河東與陝西如探囊取物也。孤曾有言,凡有擄獲,孤分文不取。故所得估價約合八百萬貫,其中三百萬貫,用來撫卹戰死者親屬,兩百萬貫獎勵身殘者,以使其親屬毋須為衣食所難。餘者歸爾等及手下將士依職、功分取。”
“謝國主!”眾將校尉官皆叩拜稱謝。
詔曰:
封王敬誠為靈武郡開國郡公,食實邑一萬戶。
封何進為五原郡開國郡公,加左驍衛上將軍銜,食實封九千戶。
封鐵穆為隴右郡開國郡公,加右驍衛上將軍銜,食實封九千戶。
封蕭不離為臨洮郡開國侯,加左監門衛中郎將銜,食實封八千戶。
封陳不棄為安化郡開國侯,加右監門衛中郎將銜,食實封八千戶。
封秦九為河中郡開國侯,加左屯衛中郎將銜,食實封七千戶。
封衛慕為天水郡開國侯,加右屯衛中郎將銜,食實封七千戶。
命特使奉詔書出京師,封宋平為平陽郡開國郡公,加左領軍中郎將銜,食實封七千戶。封郭德海為汾陽郡公,加右領軍中郎將銜,食實封七千戶,其子郭侃為華陰縣開國伯。在外駐軍各部有功之人均有賞賜。
封鄭奇定遠縣開國侯,加左千衛少將軍銜,食實封五千戶
封古哥懷遠縣開國侯,加右千衛少將軍銜,食實封四千戶。
又封葉三郎為冠軍侯,於陝西行省華州授其秦州族人良田五千畝,準其遷居為熟戶。張士達、凌去非、西壁輝、王好古、孫虎、周鵬、曹綱及以下等皆封侯、伯、子、男等。
另追封徐不放為左金吾衛上將軍銜,其子食實封兩千戶
趙誠這一番封賞不可謂不高,那些現錢自不必說,這爵位雖是勳職,但食邑都是實封。眾將校均感榮耀和感恩。至於中郎將、少將軍銜,乃是趙誠的別出心裁,既有體現功勞高下之意,又因為有他未來治軍地考慮。
“為人上者,賞罰必明。孤賜爾等厚祿,自是有功必賞!”趙誠道,“由此,吾國吾民須知勇於公斗,怯於私鬥也!”
“臣等將竭其股肱之力,誓死而為上用也!”何進等高呼道,再一次拜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