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3/4 頁)
密佈弓弩手,寨牆與營帳間的空地上撐起了過人高的牆盾,裡裡外外合計三層,再往後受牆盾阻擋,看不清箇中虛實。
營寨背倚大海,乍一看是自陷死地,但海邊有壯觀的船隊,有如一座活動堡壘可以互為倚仗,雖然船隊與營寨間隔著兩三百步的距離,似乎給人一種可以輕易截斷的錯覺,只不過,高談德卻不敢掉以輕心,登基的十年,也是他四處征討的十年,豐富的作戰經驗使他練就了異乎靈敏的觸覺,往往越是顯而易見的破綻,實則隱藏著無窮殺機!
高武湊上頭,拱了拱手:“太王,晉軍自十來年前劉牢之被慕容垂大破之後,極少越境作戰,但以今rì所見,實是不可小覦啊,他們不僅甲冑齊全,面對我方優勢兵力也絲毫不露懼sè,尤其難得的是,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便構築起了初步防禦陣形,這才兩個時辰吧?”
高談德點了點頭:“晉室四分五裂,藩鎮你來我往,朝庭反而最為弱小,總之,禁軍是不可能,你說說看,他們來自於哪一方?”
“這。。。。”高武不確定道:“晉室若以兵威論,當以北府居首,眼前這支雖人數不多,卻兵仗齊整,莫非是北府軍?”
高談德把徵詢的目光投向了高樓寒:“匆奈麻立幹,對方可有自報身份來歷?”
金樓寒略一尋思,便道:“永樂太王,那領軍將領只說他的軍職是偏將軍,名為衛風。”
“呃?”所有人都交換了個不解的眼神,偏將軍是晉室武將序列中最末的將軍,小小偏將軍也能領一萬軍出征?如果衛風是個雜號將軍他們都不奇怪,卻偏偏是個最次的偏將軍!
“好了!”想不明白,高談德索xìng不想,擺擺手道:“莫要糾結於他的將軍職位,此人既能領軍一萬出海,又於短時間內立寨設防,可見非是一泛泛之輩,當今晉主蠢笨,會稽王任用私人,朝綱紊亂,而江東又以武職為賤業,或有將才被埋沒也不是沒可能,總之,莫要存了輕視之心。”
“請太王放心!”眾將轟然應諾,高武又道:“太王,末將願上前問他一問。”
高談德揮了揮手:“去吧,晉人以弓弩見長,聽說他有床弩能shè三百來步,莫要靠的太近!”
“多謝太王提醒!”高武施了一禮,喚上十餘名親隨,策馬緩緩向前馳去。
高談德在打量著晉軍營寨,衛風等人也在打量著高句麗軍,這是遼東除燕國之外的最強軍事力量,但真見著,凡是去年隨衛風出使過燕國的均生出了種差之甚遠的感覺。
燕國面對魏國節節敗退並不是軍事力量虛弱,而是內部**,權貴之間相互殘殺,力量在內耗中損失殆盡,這才給了拓跋氏步步壯大的機會,但燕軍的軍容、風貌還是非常齊整的。
高句麗軍則服sè雜駁,他雖然也有五千騎,可這五千騎披甲的遠不到一半,而步卒顯得更為混亂,往往一個佇列中,有人披有人不披,這充分說明,甲冑的來源全靠作戰剿獲,誰搶到就是誰的,軍中缺乏統一排程分配。
其實想想也不奇怪,高句麗並沒有完全走出氏族部落形態,大件值錢物品或者名門美女也許只由權貴專享,但一般物品,包括兵甲,誰搶到就是誰的,並沒有建立起完善的上交再分配製度。
對於高句麗軍,衛風只大略掃了眼,就把目光投向了居於隊前的一名年輕人,約二十五六歲的年紀,滿面自信,目中有神,憑著直覺可以猜出,這理該是高句麗之主高談德。
“將軍,有人上來了!”王道憐突然小聲提醒。
衛風點了點頭:“定是來打探虛實的,剛好看看高談德究竟意yù何為。”
對面從陣中馳出的十餘騎正是以高武為首,約在兩百餘步外勒馬止住,高武放聲喚道:“我乃高句麗永樂太王麾下平北將軍高武,對面可是北府軍?”
“呃?”衛風頗為哭笑不得,孫恩把自已當作北府軍,高句麗也把自已當作北府軍,難道朝庭軍容齊整的只有北府軍一家?北府軍的名頭果然不小啊!
剛要挑明身份,一個念頭卻冒了上來,衛風隨即大言不慚道:“正是!”
“不要臉!”劉興男小聲嘀咕了句。
衛風全當沒聽著,只是看向前方。
高武又問道:“請問貴部是北府哪位將軍麾下?”
衛風古怪的看了眼劉嬌,便大聲應道:“本將衛風,乃參輔國將軍都督軍府軍事、建武將軍、句章太守劉裕妹夫!”
“無恥!見人家人多勢眾,自已不敢亮名號嗎?竟然扯起了父親的虎皮!”劉興男作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