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2/4 頁)
這邊雖然有十五萬大軍,但是連夜趕路將士們都顯出了疲態,所以便命令後退十里安營紮寨,準備明天一舉拿下王威駐守的大寨。
“將軍,已經打聽清楚了,對面一共有十五萬袁術軍,由大將紀靈統領,樂就,雷薄,陳蘭,陳紀,梁剛隨行,可謂來勢洶洶啊”,一名襄樊營軍官對王威說道,眼裡不由的閃爍著一絲憂色。
王威點點頭,看著一眾將領,笑著說道:“雖然敵軍有十五萬之眾,但是我襄樊營乃是荊州精銳,足可以一當十,況且主公正在調集大軍,隨時能給我們支援,只要諸位將軍能夠同心協力,本將軍相信就憑那十幾萬殘兵敗將,是永遠也別想攻破我軍營寨的,別忘了,我們可是最精銳的襄樊營”,王威沉聲說道,未戰而先怯,此乃大忌,所以他這只不過是在給眾人吃一顆定心丸罷了,但是就算是如此,他也有信心能夠擊敗對面的十五萬大軍。
因為袁術這十五萬大軍恐怕有五萬都是被強行抓來當兵的,大多數人都對袁術心懷怨恨,對於這樣的一群戰鬥力底下的敵人,王威並沒有感到一絲威脅。
但是他任然要做好完全的準備,所謂獅子搏兔,亦須全力。
這就是智將和猛將之間的區別。
王威,東漢末年人。荊州刺史劉表部下,乃忠義之士。
劉表亡後,劉琮投降曹操,曹操表劉琮為青州刺史,使遠離故鄉,時只有王威追隨。曹操復遣于禁追殺劉琮等人,王威亦於亂軍中殉主。
在《三國演義》中,王威是荊州一名形象相當正面的將領。
初次登場於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中,當時荊州劉表設宴款待本州官員,因病不能親自主持,於是請屯兵新野的劉備代為主宴。
部將蔡瑁便欲乘此機會刺殺劉備,但劉備部將趙雲隨侍在劉備身邊,令蔡瑁難以下手;謀士蒯越便建議使文聘、王威另外設宴款待武將,引開趙雲。
在此節中,王威雖然只是負責奉命行事,但從中可知王威與文聘二人,皆是荊州將領的代表人物。
劉表死後,次子劉琮繼位。其時曹操大軍侵略荊州,劉琮在眾臣的慫恿下決定舉州降曹。
曹操收到劉琮降書後,舉兵南下,到樊城時,召劉琮相見。王威便向劉琮獻計,要趁曹操鬆懈無備時,在險要處襲擊曹操,若能把曹操擒住便可以威震天下,以圖霸業。可惜劉琮將此計告訴蔡瑁後,蔡瑁大力反對,更叱責王威妄言。
王威大怒,罵蔡瑁為賣國之徒。可見王威忠心耿耿,義不畏死。
劉琮正式降曹後,曹操並沒有兌現先前許下讓劉琮留在荊州的承諾,反而封其為青州刺史,令他遠離祖宗之地。
劉琮深感懊悔,然而亦無可奈何,唯有與母親蔡氏同赴青州。當時荊州的故臣宿將都紛紛投奔曹操勢力,以求富貴,只有王威一人跟隨劉琮而行。
曹操在遣走劉琮後,更命于禁帶兵追殺劉琮以絕後患。于禁隨即追上劉琮行駕,領兵圍剿,王威奮死抵抗,可惜寡不敵眾,最終為敵軍所殺。王威可說是荊州將領中,唯一一個死節的忠臣。
這樣的忠義之人如果遇到了明主,那麼其絕對能夠名留青史,但是如果遇到了庸主,那麼註定是要被埋沒在這茫茫的歷史長河之中,很顯然王威就是屬於後者,可謂及其悲哀。
“馬明,你帶人去將營寨內的防禦在仔細的看一遍,另外營寨外多部署一些拒馬,還有通知張虎一聲,就說紀靈已經來了,叫他做好準備,別到時候被紀靈聲東擊西攻取了樊城,那我們就成了罪人了”,王威沉聲說道。
“將軍,難道我們不出擊嗎?”,那名叫做馬明的將領疑惑的問道,按照王威的命令,這顯然是要擺出一副死守的架勢,這可不是他願意看到的,同大多數武將一樣,他也希望能夠在戰場之上,將敵人正面擊潰,方能顯示出他的能力。
王威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說道:“怎麼了?有疑問?‘。
猶豫了片刻,馬明點了點頭。
“袁術誇下海口,十天之內攻破襄陽,我倒要看看他如何攻破襄陽。所以現在對於袁術軍來說,時間很是緊迫,然而我們卻是不必要在乎這些,不必擔心糧草,只要紀靈敢率軍攻營,那我必然讓他頭破血流,到時候,哼”,王威解釋道。
顯然他想要先消耗敵軍的實力,這樣的做法無疑是最為穩妥的,只要他們這座營寨不被攻破,那紀靈的十五萬大軍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奪取樊城的,如果他繞過王威大軍率軍去攻打樊城,那麼王威必定率軍襲擊紀靈軍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