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2/4 頁)
許攸出鄴城東門,對左右說:“這家人沒有我,進不得此門。”有人向曹操告發,於是許攸被收押,最終被殺。
逢紀(?…202年,逢音páng,古同“逄”),字元圖,南陽人。
袁紹逃離董卓勢力範圍時,與逢紀、許攸同到冀州。袁紹甚為賞識逢紀的智謀而重用。
袁紹初到冀州,依賴韓馥提供糧食。
初平二年(191年),逢紀提議利用公孫瓚攻擊韓馥,實則提議韓馥和袁紹共同防禦冀州,結果袁紹成功反客為主。官渡之戰中令逢紀統軍事。
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在官渡之戰敗回,後悔當初不聽田豐之計,逢紀即時進言田豐知道袁紹兵敗後取笑袁紹不聽其言。
審配與逢紀有私怨,官渡之戰後審配兩位兒子被虜,有人對審配有讒言,逢紀肯定審配的節氣,袁紹以逢紀公私分明大加讚賞,逢紀與審配成為好友。
建安七年,袁紹去死,逢紀、審配私下改袁紹遺命,立袁尚繼位。
袁譚不能繼位,自稱車騎將軍,屯黎陽。袁尚不給袁譚多兵,使逢紀隨之。袁譚要求配兵為審配拒絕,一怒之下殺了逢紀。
郭圖(?-205年),字公則,潁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
官渡之戰時力主趁機偷襲曹營,在此計失敗後為免於責罰而歸罪於率軍偷襲曹營的張郃、高覽,致使二人背袁投曹。袁紹死後為其長子袁譚效力,於205年和袁譚一同被曹操所殺。
辛評(?-204年),字仲治,潁川陽翟人,東漢末年人物。
曹魏衛尉辛毗之兄。原是韓馥部下,韓馥逃亡後轉而輔佐袁紹。袁紹死後,辛評、郭圖欲立袁譚為主,與審配等不和。
後來曹操破鄴,其兄辛毗在城下勸降。審配怒遣手下將辛評全家殺害。
辛毗(?-235年),字佐治,潁川陽翟人。
原居隴西(郡治在今甘肅臨洮縣),東漢光武帝建武年間,其先人東遷。當初,辛毗跟隨其兄事袁紹。
官渡戰後,辛毗事袁紹的兒子袁譚。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消滅了袁譚,袁尚、袁熙率殘部逃往烏桓,河北納入了曹操的勢力範圍。他器重辛毗的才幹,上表朝廷,拜辛毗為議郎,兼任侍中。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自進爵為魏王。辛毗以漢議郎、侍中身份兼任魏王侍中。
當時在立誰為魏王太子這個問題上,曹操一度猶豫不決。
曹丕以年長得立,曹植以才高得寵,文武大臣又各有所向。辛毗堅持以國立嫡長的禮法,堅決支援冊立曹丕。
次年,曹丕被立為魏王太子後,得意忘形,摟著辛毗的脖子說:“辛先生你知道嗎?我好高興!”辛毗不禁對曹丕的舉動感到愕然。
公元220年,曹操病故,太子曹丕繼位為魏王。魏王侍中、漢丞相長史辛毗聯絡群臣上書曹丕,勸他代漢稱帝。
曹丕早有此意,不久就威逼漢獻帝退位。曹丕建立魏國,辛毗也因此被賜爵關內侯,任侍中之職。
黃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想從冀州遷徙士家十萬戶到洛陽。當時連年乾旱,蝗災肆虐,中原大地發生了嚴重的饑荒。
群臣都認為在饑荒之年不宜這樣做,曹丕剛愎自用,一意孤行。
擔任侍中的辛毗堅決反對,再次勸諫,想讓文帝收回成命。
曹丕十分生氣地對辛毗說:“我不想和你談論此事。”
辛毗從容地說:“陛下既然不認為臣不肖,讓臣隨侍左右。密室之議,朝堂之論,為臣都應該切問應對,拾遺補闕,陛下怎麼能不同臣下商議?何況臣所談論的並非個人私事,事關社稷安危,臣不能不說!”
文帝無言以對,站起來要回後宮,辛毗拉住他的衣襟不放,文帝用力奪回衣服,悻悻回宮。
過了一會兒,他火氣稍消,又出來責問辛毗:“佐治,你為什麼要苦苦地同我作對呢?”
辛毗誠懇地說:“在這種饑荒年月,強行把他們遷徙到河南,沒有糧食來救濟他們,這樣會使他們心懷怨恨,失去人心,因此我不得不力爭陛下收回成命!”
最後文帝下令,遷五萬戶,這不能不說是辛毗力爭的結果,雖如此,仍是巨大的人民遷徙,給遷徙人民帶來極大的困難。
魏文帝喜歡圍獵,有一次隨從時,文帝說:“打獵真高興啊!”
辛毗說:“對於陛下您來說很高興,對於臣等是跟著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