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們此時在地面指揮中心內,都將被導彈炸得屍骨無存。
震動散去,指揮中心內安靜了下來。
突然響起的電話鈴聲打破了沉寂,江繼文稍微遲疑了一下,抓起了電話話筒。
“對我是江繼文明白。”江繼文捏著電話的話筒,轉身對盧誠聞說道,“找你的,總參謀部。”
盧誠聞似乎有點驚訝,略微猶豫了一下,才接過了話筒。
卷一 沙場礪兵 第七章 實戰演練
小說巴士 更新時間:2010…8…28 3:12:02 本章字數:7299
青海湖,一艘改裝後的平底駁船靜靜的漂在湖面上。
這是一艘用來運送鉀鹽的駁船,半年前被空軍買走,然後在上面安裝了幾套近距離自衛武器系統與電子裝置,並且改成了無人駕駛船隻。隨後的半年中,一支神秘的部隊進駐大河壩空軍基地,開始在青海湖上空執行訓練任務。
實際上,這是一支由空軍與海軍航空兵聯合成立的試驗部隊。
該部隊僅僅裝備了五架飛機,其中二架是海航的Su-30MKK,二架是空軍的J-10,一架是無人偵察機。
這五架飛機都不簡單,特別是那架外形奇特,翼展近四十米的無人偵察機。
青海湖南面高原上空,排成梯隊的二架Su-30MKK在距離地面大約一百五十米的高度上,以每小時一千一百千米的速度向北飛行。
領頭長機的駕駛艙內,梁國翔聚精會神的控制著戰機,狄泊清則為他提供導航資訊。
“高了五米,轉為手動控制。”
“轉為手動控制。”梁國翔抓緊了操縱桿。“孃的,五米的高度都能測出來?”
“梁哥,別發火,影象傳給你了,姿態顯示屏上,你自己看吧。”
看了眼左側螢幕上出現的航線資料,梁國翔嘆了口氣,抬頭向前方的天空看了一眼。
編隊的飛行資訊是由那架在一萬八千米高空飛行的無人偵察機提供的,而不是由戰機上的無線電高度表測出來的。
半年來,梁國翔他們一直在練習由無人偵察機引導的攻擊戰術。
在這套全新的戰術中,起關鍵作用的是那架無人偵察機。
依靠“龍翔電池”與超導電機,自重十七噸的“兀鷲”無人偵察機能夠在一萬八千米的高空持續飛行五十四小時,或者以每小時五百四十千米的速度飛往五千四百千米外的戰區,再執行十二小時的搜尋與偵察任務。如果能夠將西安飛機公司正在研製的保型太陽能電池板整合到“兀鷲”的機翼上,“兀鷲”的續航力至少能夠提高二倍。
“兀鷲”真正的厲害之處並不在其飛行效能上。
比起美軍的“全球鷹”,特別是40型號的“全球鷹”,“兀鷲”的飛行效能算不上突出,幾項主要效能都比“全球鷹”差了一點。
讓“兀鷲”成為主角的,是其強大的資訊蒐集、聯合指揮與戰場偵察能力。
三條寬頻衛星通訊線路,五條戰術資料鏈,使“兀鷲”能夠同時接收三顆軍事衛星發來的資訊,並且與指揮中心保持通訊的的同時,為四架戰機提供戰術資訊。
高解析度的光學數碼照相機與毫米波合成孔徑雷達器賦予了“兀鷲”兩隻比鷹眼還要銳利百倍的眼睛,使其能在一萬八千米的高空看清汽車拍照上的數字,或者用雷達分辨出的坦克的具體型號。空軍還計劃在“兀鷲”上裝備紅外與紫外成相儀,使其能夠發現在數百千米外的彈道導彈。
怎麼發揮“兀鷲”的強大能力,成為了空軍與海航的重要戰術科目。
經過半年的艱苦訓練,梁國翔與狄泊清,還有後面那架戰機上的,同樣來自海航的朱榮輝少校與楊晉傑上尉摸索出了十多套新戰術,並且初步掌握了這些戰術。
今天,他們將同時扮演兩個角色。
首先以對海攻擊模式,在“兀鷲”的引導下,並且利用“兀鷲”提供的目標資訊,用反艦導彈攻擊扮演假想敵的平底駁船。然後轉為對空作戰模式,扮演空軍的假想敵,攔截由“兀鷲”支援,發動突然襲擊的兩架J-10戰鬥機。
為了達到逼真的效果,兩架Su-30MKK已經在崑崙山附近飛行了一千二百千米。
現在,距離目標不到三百千米了。
“梁哥,收到目標資料了。”
“將資料輸入導彈制導系統。”梁國翔回頭看了眼左後方的僚機,“十五秒鐘之後發射導彈。”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