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一八0四年。)之化學,邊沁(Bentham,英人,
生於一七四七年,卒於一八三二年。)之功利主義,黑拔(Herbart,生於一
七七六年,卒於一八四一年。)之教育學,仙士門(St。
Simon,法人)
,喀謨德(Comte,法人,生於一七九五年,卒於一八五七年。)之倡人群主義及群學,約翰彌勒(JohnStusrtMil,英人,生於一八0六年,卒於一八七三年。)之論理學、政治學、女權論,斯賓塞(Spencer,英人,生於
一八二0年,今猶生存。)之群學等,皆出其博學深思之所獨得,審諸今後時勢之應用,非如前代學者,以學術為世界外遁跡之事業,如程子所云“玩物喪志”也。以故其說一出,類能聳動一世,餉遺後人。嗚呼,今日光明燦爛、如茶如錦之世界何自來乎?實則諸賢之腦髓、之心血、之口沫、之筆鋒,所
229
412梁啟超文集
組織之而莊嚴之者也。
亦有不必自出新說,而以其誠懇之氣,清高之思,美妙之文,能運他國文明新思想,移植於本國,以造福於其同胞,此其勢力,亦復有偉大而不可思議者。如法國之福祿特爾(Voltaire,生於一六九四年,卒於一七七八年)
,日本之福澤諭吉(去年卒)
,俄國之託爾斯泰(Tolstoi,今尚生存。)諸賢是也。福祿特爾當路易第十四全盛之時,惄然憂法國前途,乃以其極流麗之筆,寫極偉大之思,寓諸詩歌院本小說等,引英國之政治,以譏諷時政,被錮被逐,幾瀕於死者屢焉,卒乃為法國革新之先鋒,與孟德斯鳩、盧梭齊名。蓋其有造於法國民者,功不在兩人下也。福澤諭吉當明治維新以前,無所師授,自學英文,嘗手抄《華英字典》一過,又以獨力創一學校,名曰慶應義塾,創一報館,名曰《時事新報》,至今為日本私立學校、報館之巨擘焉,著書數十種,專以輸入泰西文明思想為主義。
日本人之知有西學,自福澤始也;其維新改革之事業,亦顧問於福澤者十而六七也。
托爾斯泰,生於地球第一專制之國,而大倡人類同胞兼愛平等主義,其所論蓋別有心得,非盡憑藉東歐諸賢之說者焉。
其所著書,大率皆小說,思想高徹,文筆豪宕,故俄國全國之學界,為之一變。近年以來,各地學生鹹不滿於專制之政,屢屢結集,有所要求,政府捕之、錮之、放之、逐之,而不能禁,皆托爾斯泰之精神所鼓鑄者也。
由此觀之,福祿特爾之在法蘭西,福澤諭吉之在日本,托爾斯泰之在俄羅斯,皆必不可少之人也。苟無此人,則其國或不得進步,即進步亦未必如是其驟也。然則如此等人者,其於世界之關係何如也!
230
論學術之勢力左右世界512
吾欲敬告我國學者曰:公等皆有左右世界之力,而不用之何也?公等即不能為倍根、笛卡兒、達爾文,豈不能為福祿特爾、福澤諭吉、托爾斯泰?即不能左右世界,豈不能左右一國?苟能左右我國者,是所以使我國左右世界也。吁嗟山兮,穆如高兮;吁嗟水兮,浩如長兮。吾聞足音之跫然兮,吾欲溯洄而從之兮,吾欲馨香而祝之兮!
231
612梁啟超文集
中國之舊史
(1902年2月8日)
於今日泰西通行諸學科中,為中國所固有者,惟史學。
史學者,學問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國民之明鏡也,愛國心之源泉也。
今日歐洲民族主義所以發達,列國所以日進文明,史學之功居其半焉。然則,但患其國之無茲學耳,苟其有之,則國民安有不團結,群治安有不進化者。雖然,我國茲學之盛如彼,而其現象如此,則又何也?
今請舉中國史學之派別,表示之而略論之:
232
中國之舊史712
(甲)官書 所謂二十四史是也。
如華嶠《後漢書》、習鑿齒《蜀漢春秋》、第一 正史(乙)別史 《十六國春秋》、《華陽國志》、《元秘史》等,其實皆正史體也。
第二 編年《資治通鑑》等是也。
(甲)通體 如《通鑑紀事本末》、《繹史》等是也。
第三 紀事本末(乙)別體 如平定某某方略、“三案”始末等是也。
(甲)通體 如《通典》、《文獻通考》等是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