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用了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武器,並向世人表明此舉合情合理。由於美國在軍事、技術和經濟方面均已在世界上獨佔鰲頭,美國因此決定不能拋棄威爾遜的理想主義,於是開始做一些以前不曾做過的事。美國領導建立並加入了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其它一些國際組織。透過簽訂各種長期協議,美國和其它國家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絡,也使得它失去了一定程度的行動自由。當然,美國繼續是老大,在所有這些機構中可以有效地行使否決權。但是,這些機構的建立標誌著美國對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轉變。
任何國家都會追求其國家利益,這已成為一條公理。然而,關鍵的問題是各國如何界定國家利益。希特勒把征服大部分世界和滅絕猶太人看作是德國的國家利益。美國多年來一直單方面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此時則開始把它的國家利益界定為:改善全球的經濟狀況,重建那些瘡痍滿目的國家,並建立一個建立在總的法律原則和應有的法律程式基礎上的國際社會。實際上,美國對國家利益的定義與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世界秩序異曲同工。所以,美國在這一時期奉行的是多邊主義,甚至提議由新成立的聯合國掌控核武器。一個稱雄世界的大國竟主動提出削弱自己的力量,這恐怕是破天荒第一次。不過,這項試驗尚未來得及大規模展開,本世紀的第三次聖戰便開始了。
冷戰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到一年,美國的軍隊人數已由原先的約1500萬人減少到150餘萬人,而且美國政府有意繼續裁軍。戰爭打贏了,也該讓“士兵們解甲歸田了”,誰都沒有繼續謀劃帝國之事。可是,冷戰卻徹底改變了一切。
冷戰實際上始於1946年初。2月9日,約瑟夫·斯大林發表了一次講話,斷言西方帝國主義者和社會主義國家熱愛和平的人民不可能進行合作。2月22日,美國外交官喬治·凱南從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向華盛頓發出了他那封著名的“長電報”,指出按照莫斯科領導人的看法,蘇美之間不可能存在永久和平。因此他們認為,要保住蘇聯的影響力,就必須削弱美國的國際領導權。凱南同時還強調說,蘇聯人辦事無計劃,愛冒險。3月5日,溫斯頓·丘吉爾在密蘇里州的富爾敦發表演說,指出“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的的裡雅斯特,一道鐵幕橫亙歐洲大陸降落下來。”關鍵事件發生在2月21日。那天英國駐美大使宣佈,大不列顛已是囊中羞澀,既不能繼續援助希臘和土耳其政府抵禦共產黨的暴亂,也不能繼續維持在中東許多地方的駐軍。
因此,杜魯門政府就面臨著一個重大抉擇。美國是否應該接過大不列顛的重擔,肩負起規劃世界格局的廣泛責任?3月12日杜魯門總統在參眾兩院聯席會上作出了回答:
“當今世界此時此刻幾乎每一個國家都必須在兩種生活方式之間作出抉擇我們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大多數人的意志的基礎之上的,其特點為自由制度,代議制政府,自由選舉,個人自由,言論和宗教信仰自由以及不受政治迫害的自由。另一種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將少數人的意志強加於大多數人的基礎之上的,它依賴於恐怖和壓迫一些武裝起來的少數民族或一些外部勢力,企圖征服自由民族。我相信美國的政策必定是支援這些自由民族如果我們退縮,世界和平必將受到威脅——我們的國家利益也必將受到威脅。”
即便讓喬治·布什來講,也不一定講得比這更好了。緊接著,美國就丟擲了“馬歇爾計劃”,發起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並在蘇聯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以後,著手研製氫彈。1949年,美國開始大規模擴軍,而且從那時一直延續至今。
杜魯門提出的戰略既不是先發制人,也不是預防性戰爭,而是遏制。其邏輯根據便是麥迪遜的名言:“壞事定有敗露時。”但是,遏制戰略持續的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已經遠非初衷了。國家的一切工作都得服從於嚴密封鎖蘇聯人、中國人和其他共產黨人這個大局。不論他們在什麼地方,封鎖是首要目標。新的“國家安全觀”使得美國提出了新的指導原則,該原則完美地綜合了所有的外交政策傳統,不論其新舊。遏制戰略激發了美國民眾狂熱的愛國主義和“我們要跟他們鬥”的情緒。民眾的這種情緒淺埋於心,易於觸發。遏制戰略還使得美國人相信他們最神聖的“自由”價值觀正受到攻擊,同時,也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度束之高閣的單邊主義政策重新贏得了市場。美國對外依然承擔義務,依然結交“纏人的盟友”。不過總能確保自己有行動的自由。實施遏制戰略還使在全球建立軍事基地的需要有了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