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核發電廠,我們早就能很好地解決空氣汙染問題了,歐洲也可以從對中東的依賴中解放出來了,蘇聯也不必向其中滲透了。可惜沒有引起注意。但現在這個問題又重現了,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緊迫。
東京和歐洲對1978年危機的反應迅捷而猛烈。日本頗有影響力的國際貿易與工業部關掉了總部大樓的電梯,減少了冬季供暖量和夏季空調量。我記得那時候整個談判會議期間不是大汗淋漓,就是在穿著暖和針織套衫的日本同僚面前瑟瑟發抖。這些措施當然是象徵性的,但也表明日本能夠採取強硬的新政策。在供應方面,日本搞了個建核發電廠的大專案,開發來自東南亞和俄羅斯的液體天然氣,並儘可能讓一些用石油的地方改用煤。然而,更富有意義的是,這個國家努力透過保護能源來減少需求。汽油稅和電的價格也提高了。政府和業界都為建立更有效的工序和裝置而努力。最重要的或許是,日本政府使公民確信,日本的未來有賴於保護能源,從而利用日本人那種傳奇式的挖潛能力。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日本的國際貿易與工業部開始制定規則,將日本的工業結構從能源密集型轉向知識密集型的高技術領域。20世紀80年代,日本以此向美國發起了猛烈的挑戰。當時國際貿易與工業部的副部長天谷直弘曾經對我說,整個事情一直可以說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減少石油用量與增加能效的政策,無疑比任何人預料的都有效。1985年,日本每生產國民生產總值中的1美元,就少用整整51%的石油。
這還不是全部,日本當局還對燃料和汽車課以重稅,對能效高的車型實行部分退稅優惠之後,他們的轎車和載重車的效率有了極大的提高。例如,日本所有計程車幾乎都靠液化天然氣行駛。豐田和本田兩家共賣出汽油發動機與電動混合型車3�6萬輛。這種車2002年在美國每加侖燃料行駛50多英里。與此同時,他們在全球的競爭對手卻一輛也沒賣出去。1985年以來,日本在整個能源需求中對石油的依賴已從近60%減少到了大約50%,它每一美元國民生產總值的能源用量是主要工業國家中最低的。此外,它的長期能源政策使它到2010年還能再提高30%的能效。
以法國為首的歐洲也效法日本,提高了本已不低的汽油稅和電的價格。在核電方面,法國採取了極為積極的政策,比日本走得還遠。歐洲人在強調保護能源方面也效法了日本的作法,而且法國又走在前頭了。樓房供暖熱度規定不得超過攝氏20度。為了保證落實到位,監督人員還常常不事先通知就到場檢查。法國人甚至禁止有可能被看作是鼓勵多用能源的廣告出現。政府的計劃以及相當高的能源價格,同時也加快了對北海石油的勘探與開發,促進了將蘇聯的天然氣引入北歐的努力(美國激烈反對)。如同在日本一樣,這些政策取得的效果比預期的更好。1973年,法國的電63%是由石油、天然氣和煤共同提供的,如今75%的電是核電,石油發電所佔比例不足1%。歐洲還將大多數汽車從以汽油為動力改成了以柴油為動力,並因此將新車型本來就很高的節油量從每加侖行駛28英里提高到了大約每加侖行駛35英里。歐洲本已相對較低的耗能量從每美元國民生產總值8400英制熱單位穩步降低到了2002年的7400英制熱單位。歐洲的人均耗電量一直保持在不足美國1/2的水平上。像日本一樣,歐洲也有一個未來能源保護與多樣化的明確計劃,該計劃同樣十分強調開發非傳統能源。
美國的反應則是間歇性的,思路混亂,而且常常意見不一。1973年,尼克松總統宣佈了一個“自立計劃”:美國將以曼哈頓計劃和阿波羅計劃的精神,到1980年獲得能源自立。可是,尼克松不久即因水門醜聞銷聲匿跡了,這一計劃落得連計劃階段都沒進入。不管怎麼說,它沒得到多少支援。公眾認為美國的生活方式正在受到威脅,當時的國會聽證會使很多人以為石油短缺是那些大公司造成的。人們都希望華盛頓做點什麼,但這點“什麼”似乎意味著消除加油排隊的現象,恢復以往的低價格,讓石油公司付出代價。福特總統緊步尼克松的後塵,提出了一個十年計劃,打算建200個核電廠,250個大煤礦,150個燒煤的電廠和20個合成煉油廠。現代石油工業奠基人的孫子,副總統納爾遜·洛克菲勒又將賭注提高,提出了一項1000億美元的計劃來支援搞合成燃料和其它經濟上無競爭力的能源。形形色色的反對派也沒讓其中任何一項進入計劃階段。
然而,儘管爭議不絕,還是採取了兩項重要舉措:一是批准鋪設橫穿阿拉斯加的輸油管,這樣就能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