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裡才出現的一些關於“方針”和“政策”的最新名詞。因此這些農民一旦面對他們,總是會顯得很自卑的。
可是,不找他們又不行。不找書記和鄉長解決不了問題,這點糧管所所長已經跟他們講清楚了的。
現在集中在糧管所的賣糧農民大多數是前嶺鄉集鎮附近三溪、橫塘、堡山幾個村的,他們中許多人連書記和鄉長姓什麼都不知道。也有知道的,說書記姓萬,鄉長姓王,而且聽說王鄉長的脾氣比較急燥。有人就說,不管他急燥不急燥,再沒有賣了糧拿不到錢更讓人著急的事了。於是大家商量,還是要找鄉里的領導才能解決問題。眾人又吆喝到一起,湧到鄉政府去。正好,鄉里幹部在開個什麼會,萬書記和王鄉長都在。見來了這麼多農民,個個臉上都帶著怒氣的樣子,書記萬和水就讓王鄉長先出去看一下,說我這裡總結一下,會議就結束吧。王鄉長走出會議室,伸手攔住那些往辦公樓裡面闖的農民,聲色俱厲地說,幹什麼,幹什麼!你們有什麼事,一呼隆都跑進來?
我們找鄉里面來要錢的!一個人不加思索地說。
鄉里哪裡欠了你們的錢?不要到這裡來胡鬧!
不是胡鬧,我們賣糧得不到錢,說是鄉里不讓付錢,這是什麼道理?馬上有人嚷了起來。
什麼道理?你們自己還不清楚?你們去年就有人不交清提留,欠了政府的錢,還敢找鄉里面要錢!
政界乾坤 第九章(4)
有人欠錢是有人的事,我們大多數人又沒欠錢,憑什麼大家賣糧都不給錢?
去年鄉里工作落後了,遭到縣裡的批評,今年不能再落後了,所以先把部分提留款收起來,免得你們中有人不講信用,到年底又拖著不交錢。
王鄉長這話把眾人惹火了,大家一齊叫了起來:
誰不講信用?誰不講信用?我們農民一年忙到頭,結果賣糧給你們政府還不給錢,你說到底誰不講信用?
這時,萬和水開完會,也走出來,見現場這個樣子,農民情緒都比較激動,就說,鄉里面一年為你們農民辦了這麼多實事,修路呀,建橋呀,都要花錢,錢從哪裡來?都得從提留款和集資款當中來,我們鄉幹部又不能憑空變錢出來。可是,鄉里已經是赤字財政,收提留也是按照政策辦的。今年採取這種邊收糧,邊收錢的辦法,是省得將來鄉幹部又要下去收錢,你們又要另外再交,雙方都省時間,有什麼不好呢?!
可是,我們賣了夏糧是要等錢用的。要買下半年的化肥、農藥,要解決小孩子暑假以後開學的學費,你們扣下提留就剩不下幾多錢了,讓我們怎麼辦?
王鄉長又在一邊喊開了:你們手上就那麼緊?缺錢花你們自己想辦法去貸款!
王鄉長這話讓農民們情緒再度激動起來:
我們當然手頭緊,哪像你們拿工資,月月有錢進。
還上哪裡貸款?年頭你們硬要我們貸款買羊,現在還要逼我們蓋羊圈,我們總不能把田裡的土變成錢吧!
縣委翟書記說了,那是逼你們致富!
什麼致富?致富個屁!還不如說逼我們跳河呢。
萬和水一聽,不由也來火了,對著剛才說話的那個農民說,你是哪個村的?你怎麼可以這樣罵縣委呢?我們收提留是按政策辦,我們一點也沒違背上級的政策,你們是服也要服,不服也要服;錢是交也要交,不交也要交!說完,看看太陽,說,現在這麼晚了,中午都過了,我們鄉幹部也要回家吃飯。有什麼不滿的下午再來找!說完,領著鄉幹部們走出了鄉政府院子。
有幾個農民想攔住他們不讓走,可是又不敢先動手,只好眼睜睜看著幹部們離去。
賣夏糧的季節正是一年當中最熱的季節。中午時分,火辣辣的太陽當頂,熾熱的光晃得眼前白茫茫一片。人站在屋外,明顯感到蒸騰的氣浪在氤氳上升,就像處在澡堂子裡的感覺。許多人糧沒賣成,但把糧挑來了又不甘心就這樣挑回去。況且挑回去也不是辦法,總不能放在家裡不賣。於是大家三三兩兩坐在路邊樹蔭下,路近的等家裡送飯來吃,路遠的有的帶了紅薯鍋巴之類,有的到飯店買兩個饅頭,還有家境實在困窘的,避開旁人,找個水龍頭擰開了,喝飽一肚子水,然後又回到樹蔭底下。
剛才到鄉政府去找書記鄉長的有二、三十人,多數是三溪村的,還有幾個是橫塘和堡山的,大家就聚在一起,商量下午怎麼辦。有的說,我們還是要找鄉里講理去;有的說,能不能和鄉幹部們商量一下不要一下扣那麼多錢,每戶人家夏糧一共才賣得幾百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