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晚十點整,父親便命令關掉電視,洗漱上床。當然有特別好的節目除外,可以適當延長至十一點鐘。
對肖童的政治教育和思想工作,父親也沒有偏廢。指定“新聞聯播”要看,國內外大事要懂。他還帶他到電影院看了一場謝晉拍的國產大片《鴉片戰爭》,算做正面教育。他和肖童交談時,從不提吸毒二字,也不提和毒品有關的事。在這方面從沒有一句正面指責和側面的影射。慶春認為,從心理學的立場上看,父親這樣做當然不無道理。
父親和肖童講得最多的,倒是個人品德和為人處事,講的是做人的規矩。譬如他對肖童說,慶春比你大好幾歲你不應該直呼其名,至少該叫聲姐姐,再熟也要有禮貌肖童對父親的種種教誨百依百順,唯獨對這條充耳不聞。
常常,父親也帶肖童騎上腳踏車出去轉轉,或乘車去郊遊。頭一個星期他們就去了位於壽安山麓的櫻桃溝和位於西郊法海寺附近的“冰川擦痕”。父親以前是搞地質的,他可以滔滔不絕地從這裡講到一億年前,由於“燕山運動”而造成的地殼出海;講到幾十萬年前北京一帶的冰封雪蓋;講到萬年冰河時進時退在山體留下的驚心動魄的擦痕。他可以大聲吟誦李四光的詩文:“人兮復何在?石跡耿千秋。”肖童不知是沒有興趣還是俗眼難開,他說:“伯伯哪兒是冰川擦痕我怎麼什麼也看不見呀。”父親便用自己喝水的水壺,順著斜坡,向腳下褐色的基岩,慢慢澆下一壺清水。水順勢流下,一道道冰川擦出的痕跡,果然清晰地顯現出來。他說這就是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當年尋找擦痕時用的辦法。
慶春對父親的用心和方法,對肖童的順從和配合,都是滿意的。肖童和她單獨在一起的時間不多,偶爾父親有事離開一會兒,肖童便要湊過來對她說些溫存的話。
而慶春依然注意著距離。她既不想讓肖童的夢幻破滅,對未來失望,以致影響戒毒的心態;也不想在他和李春強之間,過早地取捨。她想,現在還不是拿定主意談情說愛的時候。
她有時甚至有一個願望:李春強和肖童,為什麼不能成為一對要好的兄弟和朋友呢。她希望她身邊的這一大一小兩個男人,能建立一點起碼的交情,至少能夠和平共處,正好:李春強的生日快到了。她想這倒是一個機會,可以讓他們在一起聚聚,高高興興地聊聊,慢慢建立些溝通和感情。她相信男人之間總會有許多共同的興趣和話題。於是她先找到李春強,以父親的名義,邀請他來她家吃一頓生日的晚飯。李春強對她的惦記十分高興,但他提議咱們還是出去吃吧,到你家你父親坐在那兒我總是不好意思。況且現在肖童也住在你家,吃飯時叫他不叫他都不太好。
慶春說:“我過生日時不也是上你家去吃飯嗎,你爸爸媽媽也都在,我也沒覺得不好意思。”
李春強說:“要不就叫上你爸爸,咱們出去吃。”
慶春說:“肖童怎麼辦,他不能離開人。”
李春強沉默,不表態。
慶春說:“和他相比,你算是個大哥,你的胸懷就不能寬闊一點?”
李春強情緒不高地說:“怎麼安排,你定吧。反正我希望和你在一起,過個愉快的生日。”
慶春鬆口氣,她笑了。在李春強這裡,她相信她的笑,能夠征服一切。她笑吟吟地問:“生日你想吃什麼?我去準備。”
三十
晚上吃飯的時候,歐慶春向父親和肖童佈置了任務:準備請李春強到家裡來過生日。
他們當即研究確定了那一大晚餐的選單。本來這種任務父親一向是親自動手樂此不疲的。如今有了肖童這麼個幫手,他也開始吆三喝四,動口不動手了。他大聲計劃著要買的東西。包括蔥蒜之類的調料,——叫肖童記在紙上,並且要求肖童也發表意見。
肖童板著臉,按要求把要買的零碎物品,草草地寫在紙上。對於整體策劃,卻不進一言。父親上廁所的時候,他壓著聲音質。問慶春:“你幹嗎非請他到家裡來?”
慶春對肖童這種得寸進尺的干涉有點反感,“怎麼不能請來?我過生日他也請過我。”
肖童皺眉說:“你可以約上幾個同事和他一起到外邊吃,有什麼必要請到家裡來!”
慶春冷笑一下:“我過生日也是到他家去吃的,禮尚往來嘛。我又沒請他到你家去!”
最後這句話,慶春有意無意地傷害了一下肖童。她看見肖童臉色頓時通紅,既而變白,才有點後悔,覺得在他戒毒期間不該說刺傷他的話。她放下飯碗,把口氣緩和下來。
“你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