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李孝常反了(第1/2 頁)
這天王遠正在給那些老師講解如何講課更加生動易懂,讓學生印象深刻。
王福找了過來說道:“少爺,水部鄭郎中和陸家父子來了,說要拜謝少爺。”
“先讓他們在客廳稍候,我再講幾句就回去。”
“成。”
王遠對那些老師講解完,說道:“這幾天你們也學的差不多了,今後若有不會的,可以多向顧老和立言請教,也可以問我。”
“知道了,小將軍!”
“明日除夕,大夥就好好休息,我知道各位都出身寒門,身上沒幾個錢,這些錢你們每人兩貫,希望都能過個好年。”
眾人連忙起身:“小將軍,我等……”
王遠擺手打斷他們,說道:“行了,都別矯情了,就當本將軍過節高興,賞給你們的!”
說完,王遠就走了出去。
身後幾人連忙行禮:“多謝小將軍!”
王遠回到別墅,鄭仁基、陸康、陸爽連忙起身行禮:“見過小將軍!”
王遠在茶几後坐下,說道:“不必掬禮,都坐吧。”
二人落座,陸爽站於陸康身後,看向王遠的神色滿是崇拜。
王遠看了他一眼,問道:“陸兄,今年科舉可有考中。”
“託小將軍的福,今年僥倖進士中第。”
“恭喜陸兄了。”
陸康一臉喜色,說道:“聽說小將軍朝堂上建議科舉施行糊名,因此犬子才得以考中。正值佳節,一點薄禮,還請小將軍笑納。”
說完,陸爽將一個小包裹放到茶几上。
王遠看了看,形狀彷彿一個瓶子,不提這事,看向鄭仁基,問道:“鄭郎中和陸伯伯早就相識?”
鄭仁基聞言,以為是王遠不敢收禮,開口說道:“小將軍放心,我與陸兄相識至少十五年,陸兄乃落魄寒門,我是鄭家庶出,同病相憐,互相扶持才走到今天,在前隋陸兄幫我出錢出力,做上了通事舍人,若是經我舉薦,陸元也能做官,誰知沒過多久,改天換地,前隋滅亡,這一拖就十數年過去了。”
陸康說道:“如今老夫年經也不小了,已經沒了年輕時的心氣,只想好好培養我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希望能夠混個一官半職的。雖然科舉考中,但考中的大部分還是世家之人,正值精簡官吏,吏部官員讓他在家候補,老夫知道,官員一旦有空缺,定然先緊著那些世家之人,這一等不知又要過幾年。”
王遠疑惑地看向鄭仁基,按說此時的官員任命一般為推薦制和科舉制,陸爽已經科舉考中,再等段時間應該會有安排,雖然精簡官員,這種讀書人做個主薄文書之類的應該不難,更何況鄭仁基作為水部郎中,應該也有舉薦權。
鄭仁基拱手說道:“小將軍有所不知,今年朝中和各州縣的官員,因劉師立和馮盎之事,被罷免了許多,所以各大世家要求自家官員,舉薦的必須是世家之人。下官雖是庶出,但畢竟是鄭家子弟,不好明著舉薦我陸家侄兒,這才來求小將軍幫忙。”
看來他們是看自己是李二身邊的紅人,又與檢校吏部尚書的杜如晦關係斐淺,便想託自己的關係為陸爽求個一官半職的。
王遠說道:“陸伯伯,我知道你們家裡並不富裕,禮物你就拿回去吧。你們都知道,我並不缺錢,更何況聖上三令五申,我哪裡還敢收受禮物?不過還請陸伯伯放心,後日大朝會之後,我會去向聖上和杜公提議,讓中榜的寒門子弟都能安置。”
“這……好吧。”
又閒聊了幾句,鄭仁基和陸家父子便告辭離開,一同去茶樓聽書。
這幾天王晊不時傳來訊息,李義立還在為謀反造勢,稱自己有為王之命。
剛又傳來訊息,利州軍隊果然有調動現象,被巴州和興州的趙慈皓和楊岌給擋下來了。
十二月三十,今日除夕,整個長安城都是一片喜氣洋洋,除了王遠的軍營。
王遠命令,今日所有人不準放假,必須枕戈待旦,假期以後再補。
士兵們彷彿知道又要有行動了,整個軍營頓時充斥著一股肅殺之氣。
王遠和雲汐、小冰、小玉、梅韻、蘭心,加上王福和護衛們一起在茶樓聽書。
聽了一天的書,餓了就讓酒樓送些飯食過來,直到掌燈時分,王晊送來一張紙條。
王遠看過之後,來到王晊房間,寫了張紙條,一隻信鴿帶著飛往皇宮,很快一塊魚符被信鴿帶回。
出來之後,對雲汐幾人說道:“今夜我出去有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