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造船廠(第1/2 頁)
王遠讓方興和狗蛋出去買了些當地水果,到後廚親自動手製冰和榨果汁。
在這炎熱的初秋夜晚,一大幫人在都督府後院舉行露燒烤,吃口美味的馬步魚乾,再喝口冰鎮的果酒,別提有多愜意了。
鄭宏諒的兒子鄭仁愷與玉米同歲,將兩傢伙的寶寶椅放到一起,每人上面放上一碗刨冰。
雲汐給玉米餵了勺刨冰,鄭宏諒夫人也給鄭仁愷餵了一口。
接著兩個傢伙就用他們的語言聊了起來。
鄭仁愷:“美味,好涼!”
玉米:“這是我爸爸做的。”
“你爸爸,好厲害!”
“嗯!”
“我能否叫他爸爸?”
“不行,那是玉米的爸爸!”
兩個人兒的聊逗的眾人哈哈大笑。
王遠趁機檢視了下資料,這個鄭仁愷也不是個簡單人物,將來可是娶了房玄齡的女兒,高宗時期做到萊州刺史兼萊州港造船使,後來更是密、亳二州刺史。
隨後幾,王遠親切地接見了青州各縣的官員,並代表李二和朝廷給予他們政績的肯定和勉勵。
大唐週報也刊登了王遠一行,並將王遠在杜構升遷宴會上的講話做為頭版頭條,從長安發往全國。
李二發表評論:“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故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詔令朝廷三省六部各有司及各州、縣所有官員認真學習王遠的講話內容,深刻領悟其精神,體會其涵義。
而此時的王遠正在為在哪裡建造船廠發愁。
萊州確實適合,之所以當初拒絕杜構,是因為自己知道萊州會成為別饒封地,而此人將來還會造反,這豈不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雖然造船廠是造民用船隻為主,但是裝上武器就能變成戰船,所以王遠不得不重視,否則自己就會成了幫兇。
王遠研究著地圖,頓時看向了海州,也就是現代的連雲港。
武德元年,改東海郡為海州,武德四年,置海州總管府,貞觀元年,罷總管府。
王遠立即寫奏疏,陳述利憋,飛鴿傳書上表李二。
數日之後,得到李二批覆同意王遠的奏表,將海州劃為王遠管轄。
由於造船廠為民用,所以由水部管理,詔令戴州的鄭仁基趕往海州,配合王遠搭建船廠。
王遠一大家子立即趕往海州與鄭仁基匯合。
在當地官府的配合下,選好地方,召集民夫開始建船廠。
王遠親自實地考察之後,皇商又在海州建了一個鹽場。
就在海州如火如荼地建設中,李二派遣的使者找到王遠。
來人是洛陽長孫家的人,名叫長孫師,是廣州都督府的司馬。
長孫師帶來李二的旨意,敕令王遠派兵護送長孫師出使高句麗,接受隋朝戰死將士的?骨。
王遠感覺此事重大,立即將任務交給了房遺愛和牛見寅。
臨行前,王遠對他們道:“隋朝的將士同樣是我中原的英雄,他們是為了保衛我們的國土而犧牲,你們一定要慎重地將他們安全接回來,凡阻撓者,殺無赦!”
“喏!”
送走長孫師,王遠又檢視了下資料。
此時正是高句麗和大唐交好的時候,兩個國家之間經常互相來往,很多使者都十分熟悉,不僅唐朝使者會高句麗的方言,那個時候遼東邊境的百姓都會大唐的普通話了,可以看出兩個國家在蜜月期的時候是有多麼的友好了,但現在有多麼的友好和恩愛都是為了後面更大的風暴和戰爭做準備的。
貞觀五年的時候唐朝方面就發動了一個十分仁義的事情,派遣士兵和唐朝的使者去高句麗接受當年隋朝戰死計程車兵骸骨,這件事情並不是李二政治作秀那麼簡單,也的確是有華夏同心的成分在裡面。
楊廣當年三次征伐高句麗,因為他自己的錯誤決策和國內起義突然爆發不知道使得多少隋朝英勇的將士葬身在這三千里的白山黑水之鄭
這個時代計程車大夫和文化人大部分都是文武雙全,他們不會因為亡國就躲進深山做野人,因為他們效忠的不是一個朝代,只要這個朝代是華夏正朔,他屬於哪個姓氏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樣前往高句麗收回隋朝將士骸骨的行為收取了下人心,一千多年之後的現代,同樣有這樣的行為開始發生。
沒過幾王遠又接到李二的詔令,讓王遠做為朝集使,回京述職。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