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劉禪的恩典(第1/1 頁)
養心殿內,劉禪突然給諸葛亮拿了卷竹簡。 諸葛亮聞言滿是狐疑接過竹簡觀之。 看過之後,其雙眉緊蹙,面露凝重之色。 “陛下,此事當真乎?” 諸葛亮滿是不可思議的看向劉禪詢問。 劉禪只是看向對方輕輕點了點頭。 諸葛亮見後重重嘆了口氣,隨後將竹簡雙手遞還。 “如此,臣明瞭陛下心意了。” 劉禪見諸葛亮能夠理解自己非常高興。 於是他上前緊緊握住對方雙手追問道。 “那相父願助我一臂之力嗎?” 諸葛亮聞言當即眼眶溼潤回道。 “臣……當盡力而為,盡力而為之。” 劉禪還是第一次見諸葛如此沒信心。 但他籠絡人心的本事不比那劉備弱。 於是,劉禪雙眸滿是炙熱的看向諸葛說。 “朕統兵於外,只管南征軍事。” “相父留守成都,可全權抉擇其他。” “如此,比朕親自督辦更佳……” 諸葛亮是聰慧之人,當時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竹簡中所提之事,若是由劉禪來督辦的話。 那最終的結局極有可能是血流成河。 但如果是由自己來抉擇的話,那其中可斡旋之處便增了許多。 若從這個角度來想的話,皇上無疑是給了對方一個天大恩典。 想到這裡,諸葛亮連忙後退兩步哽咽說道。 “謝過陛下!” “臣,領旨。” 劉禪見狀輕笑不語,而後上前一把扶起對方。 隨後,二人又詳細商談了應對五路大軍之法。 根據諸葛亮分析,曹丕勾結的五十萬大軍,是從東、南、西、北四個方面來夾攻的。 他們這陣仗看似兇猛,但盟友實則用錢買來的、用官賞來的、用許以割地換來的,是一群各自利益不同的烏合之眾。 此等所謂之聯軍,在作戰時必定會相互猜忌,互相觀望,從而不盡全力,是絕不可擊破強漢之軍的。 所以,只要能快速逼退一路兵馬,便可使其他四路大軍遲疑不去。 而羌族之兵,便是一個最好的突破口。 無奈之下,劉禪只能命令馬超先行留下,協助諸葛亮屏退涼州之危。 劉禪與諸葛亮在殿內相談甚歡。 蔣琬、費禕、董允、鄧芝四人,站在殿外卻是面面相覷。 幾人本以為這二人得大吵一下,但沒想到結果卻是如此溫馨和諧。 不久之後,劉禪又召四人進來共談國事。 鄧芝當著皇上和丞相的面,再次表了一下決心和態度,保證一定會說服孫權修復同盟。 劉禪心中也認為,這次出使東吳該是有效果的。 上次讓黃忠打了一個巴掌,現在讓鄧芝去送個甜棗最為合適。 幾人商討過後,諸葛亮當即召見了吳使張溫。 二人進行了極為親切地會談,就孫劉兩家結親、結盟問題深入溝通交流,為構建新孫劉聯盟釋放出了強烈訊號。 漢國為了表示誠意,同意先行釋放孫桓、朱然、朱紀等十餘位東吳被俘將軍。 張溫得知後感動到當場落淚。 隨即,他再次承諾必定促成退兵、結盟之事。 兩日後,張溫攜孫桓、朱然等將返回東吳。 劉禪則於次日再次頒佈了三項重要旨意。 太安宮,大殿之上。 黃皓當著滿朝文武面宣讀聖旨,宣佈冊封丞相諸葛亮為蜀國公、假節,賜詔書不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封李嚴為越國公、輔國大將軍、假節。 同時,聖旨還宣佈朝廷即日起,改硃批行藍批,朝廷軍政之事先轉交相府決斷,再呈報甘陵王代帝複核。 第一道聖旨畢,諸葛亮出列雙手承接聖旨、參拜、謝恩。 隨後,黃皓拿出第二道聖旨再次大聲宣佈起來。 這道聖旨主要是針對五路大軍來犯,任命張飛為益州兵馬大元帥、趙雲為副元帥,皆賜假節,共同轄制益州地區所有軍隊。 同時,劉禪還晉升了關興、張苞、向寵等一眾年輕將領,命他們按照丞相之策,率軍駐屯各處緊要地,為各路救應之軍。 第二道旨畢,張飛出列恭敬接旨,率眾將謝恩、三呼萬歲。 有人想問,馬超為何沒在這道聖旨中出現? 那是因為他依舊是嶺南道行營之將。 他與馬岱之名全在第三道聖旨之中。 等平了涼州羌族之亂,他們還要南下來援劉禪。 張飛等將軍謝恩過後,黃皓當即宣讀了第三道聖旨。 第三道聖旨,便是劉禪蓄謀已久的南征之事。 聖旨宣佈,劉禪自領嶺南道行軍兵馬大元帥,馬超為副元帥,蔣琬為軍師,李恢、向朗為副軍師,吳懿為行軍總管,馬忠為先鋒,陳到、上官雝、馬岱、董厥、王平、張翼、張嶷、陳袛等為元帥參將,隨大元帥起兵八萬南下平亂。 這一次,馬超身兼兩份重任。 南征之初,他與馬岱是沒有機會參與的。 他要配合諸葛亮先鎮守北疆,嚇退羌族來犯之敵才行。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