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明智如杜恕(第1/1 頁)
魏軍大都督曹真下令攻城,司馬懿兵分三路圍攻長安,只留東門給漢軍做生之用。 這便是兵法攻城之中常說的圍三放一。 這樣做是給守軍一絲生機,以便攻城方更快佔領城池。 不過,司馬懿顯然是小看了長安城中的漢軍。 魏國大軍三面合圍長安,劉禪以李世民身份披掛上陣,親自帶兵守西門,鄂煥則是帶兵守北門,魏延帶兵守南門。 三門之中,西門衛魏軍主攻之所。 所以,這裡的戰鬥是打得最猛、最慘、最激烈的。 正因如此,李世民才會帶領親軍釘在這裡。 如果他親手締造的親衛軍都抵擋不住魏軍兵鋒。 那他還能指望誰能替他擋呢? 不過好在他之前作出的動員效果非常好。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鐵律依舊值得一信。 長安城中的窮苦百姓和落魄寒門紛紛站出來響應。 因為他們知道這可能是唯一可以翻身的機會! 但那些衣食無憂、榮華富貴計程車族,多少就有些麻木不仁了。 畢竟這場戰鬥無論是哪家獲勝,最後還都得指望他們來幫襯一二。 所以,長安城中的大家、氏族都緊閉院門龜縮其中。 他們現在的底線就是不給漢軍添麻煩,但其中卻還有一家例外! 此乃何家之人? 它正是與韋氏齊名關中地區的杜家! 在劉禪發表檄文廣邀城中百姓助戰時。 剛剛接過杜家家主接力棒的杜恕,極為敏銳察覺到機遇的到來。 此處先說這個杜恕為何許人也。 杜恕此人在歷史中沒有太多存在感,最大成就便是撰寫《體論》八篇、《興性論》一篇和《篤論》四卷。 但是他的父親和兒子卻都是名人,而且名聲是個頂個的大。 先說杜恕之父杜畿,他被荀彧舉薦給曹操時,就被直接任命為司空司直,調任護羌校尉,使持節領西平太守。曹丕受禪登基後,封杜畿為豐樂亭侯,官至尚書僕射。 後來,曹丕攻打東吳遭遇風浪沉船時,杜畿不幸淹死,享年六十二歲,被追贈太僕,諡號戴侯。 再說杜恕之子杜預,那他兒子的事蹟和成就可就多了。 在原歷史中,杜預是曹魏時期著名的軍事家、經學家、律學家,晉朝時還與賈充等修《晉律》。 原歷史的咸寧五年(279年),杜預成為晉滅吳之戰的統帥之一。 沒錯,滅吳的時候是有他一份功勳的,也是明朝前唯一一位同時進入文廟和武廟之人。 閒話有些多言,書歸正題。 此時,司馬懿指揮魏軍攻打長安之時。 還沒被曹叡徵召入仕的杜恕,看過檄文後深感驚詫和震撼! 因為他不敢相信魏延一介武夫,敢向城中百姓誇下如此大海口,更不相信魏延之人能有如此大的魄力! 所以,杜恕在反覆研究漢軍所發檄文後,作出了一個極為大膽的猜測! 那便是蜀漢皇帝劉禪可能真的到了長安! 劉禪在長安的小道訊息,早就在氏族間流傳開來,只是尋常百姓或者小門小戶可能沒那麼大的資訊網路,所以都不太知曉此事而已。 但是作為關中一帶的百年門閥之家,杜家想要搞點小機密訊息還是不太難的。 更何況,最近城中一直有股勢力在暗自追查此事真偽。 所以,杜恕將線索相互串聯後,便輕易找到了正確答案。 一個有如此膽略的君王,其成就絕不會在魏武帝之下。 於是,杜恕決定帶領杜家冒一個險,一個可博得千年榮光的大險! 遂,杜恕率領千餘家丁往西城投誠效力,並將家中七成糧草捐出作為軍糧。 李世民得知後親自接見了杜恕,並假以副將之名任其為正八品宣節校尉。 杜恕見李世民年紀雖然比自己還小,但卻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黃河決於頂而面不驚之態。 故,從心裡料定此人身份必定不凡。 若他真是為將者,那日後必是韓信、衛青之流。 但若他若是為帥或者為君者…… 那其前途便不是自己可以斷言的了。 於是,從杜恕投誠這日開始,他便與李世民同守在了城頭之上。 一日,兩日,三日,四日,五日! 曹魏大軍整整不間歇地攻打了五日五夜。 其城牆內外早已堆屍如山,血流成河。 可是漢軍的旗幟卻還牢牢插在城頭之上。 第五日傍晚時分,李世民眼見敵我雙方都已陷入疲態時,其臉上卻洋溢位了杜恕難以理解的喜悅。 仗都打到這般慘烈了,他為何還能露出這種笑容? 那是……是一種勝利者才會有的輕蔑之笑。 他是在看不起司馬懿大軍嗎? 杜恕伸手擦了擦臉上的血汙,想將眼前的年輕人看得更清楚。 但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卻衝不遠處的陳袛喊道。 “是時候了!” “發訊號!!!” 喊完這話,李世民拿起橫刀再次衝殺而去。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