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論衡全譯 > 第53部分

第53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求生:開局萬人屠但我是個好人爭論王國:兒童的奇思妙想世界絕殺!NBA冠軍教練的奇蹟時刻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知識積累無畏契約:這個入是桂啊!和前任重生後,他一直在殺我她華國人,異世求生當然秒殺全場網王之幸村精市的小網友超厲害的怪誕世界求生:我有一輛蒸汽房車似影是婙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LOL:鳥巢開始橫推八賽季你是說吸血鬼在名柯開深夜食堂?快穿,男主他又又又殺瘋了崩鐵,鏡流師弟的我加入屠神組快穿之炮灰逆襲上位霍格沃茨的遠古惡魔家有邪神初長成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原文】

24·18世學道之人無少君之壽,年未至百,與眾俱死。愚夫無知之人,尚謂之尸解而去(1),其實不死。所謂尸解者,何等也(2)?謂身死精神去乎,謂身不死得免去面板也?如謂身死精神去乎,是與死無異,人亦仙人也;如謂不死免去面板乎,諸學道死者骨肉具在(3),與恆死之屍無以異也。夫蟬之去覆育,龜之解甲,蛇之脫皮,鹿之墮角,殼皮之物解殼皮,持骨肉去,可謂尸解矣。今學道而死者,屍與覆育相似,尚未可謂尸解。何則?案蟬之去覆育,無以神於覆育。況不相似覆育(4),謂之尸解,蓋復虛妄失其實矣。太史公與李少君同世並時,少君之死,臨屍者雖非太史公,足以見其實矣。如實不死,尸解而去,太史公宜紀其狀,不宜言死。其處座中年九十老父為兒時者,少君老壽之效也。或少君年十四五,老父為兒,隨其王父。少君年二百歲而死(5),何為不識?武帝去桓公鑄銅器(6),且非少君所及見也。或時聞宮殿之內有舊銅器,或案其刻以告之者,故見而知之。今時好事之人,見舊劍古鉤(7),多能名之(8),可復謂目見其鑄作之時乎?

【註釋】

(1)尸解:道家認為修道者死後,留下形骸,魂魄散去成仙,稱為尸解。

(2)等:等同,相同。這裡作意思講。

(3)具:遞修本作“俱”,可從。

(4)不相似覆育:指學道的人死去骨肉俱在,跟帶著骨肉脫殼而變成蟬的覆育不一樣。

(5)二百歲:疑為“一百歲”之誤。九十老父為兒時,少君年十四五,可證。

(6)語句不完整,疑有脫文。

(7)鉤:古代似劍而曲的一種兵器。

(8)名:說出。

【譯文】

社會上學道的人沒有李少君長壽,年齡還沒有到一百歲,就跟眾人一齊死去。笨蛋、沒有知識的人,尚且都說他們尸解成仙而去,的確沒有死。所謂尸解,是什麼意思呢?是說身體死了精神成仙而去呢,還是說身體沒有死只是脫掉一層皮呢?如果說身體死了精神成仙而去,這跟一般人死沒有兩樣,那麼所有的人也都成為仙人了;如果說身體沒有死只是脫掉一層皮,那麼凡是學道死去的人骨肉都在,跟平常人死了的屍體也沒有兩樣。蟬脫去幼蟲的殼,烏龜脫掉甲殼,蛇脫落一層皮,鹿退落它的角,有殼皮的動物脫掉它的殼皮,都帶著骨肉離開,這可以說是尸解了。如今學道而死去的人,即使屍體跟蟬的幼蟲相似,還不能夠說是尸解。為什麼呢?因為考察蟬脫去幼蟲時的殼,並沒有比脫殼前的幼蟲神奇。況且學道的人死去骨肉都在,跟蟬脫殼的幼蟲不一樣,稱他們尸解,恐怕又不符合真實情況。太史公司馬遷與李少君是同代同時的人,少君死的時候,到屍體旁邊哀悼的雖然不是他,他也完全知道李少君的真實情況。如果少君真是沒有死,只是尸解而去,太史公應該記下當時情況,不應該說他病死。李少君能說出同座中九十歲老人做孩子時到過的方,這是他長壽的證明。或許當時少君十四五歲,老父還是孩子,常跟著他的祖父遊玩。少君百把歲才死,怎麼會不記得玩過的地方呢?漢武帝離齊桓公鑄造銅器時間相隔很遠,而且又不是少君親眼看見。或許是聽見宮中有古銅器,有人檢視過那上面的刻辭而告訴了李少君,所以一看見他就知道。現在喜歡這類事情的人,看見古劍古鉤,大多能說出它們的時間及有關的情況,難道能又說他們親眼看見古銅器鑄造時的情況嗎?

【原文】

24·19世或言東方朔亦道人也(1),姓金氏(2),字曼倩。變姓易名,遊宦漢朝(3)。外有仕宦之名,內乃度世之人。此又虛也。

【註釋】

(1)東方朔(公元前154~前93年):姓東方,名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省惠民縣)人。西漢時文學家。漢武帝時,為太中大夫。性詼諧滑稽。後來關於他的傳說很多。善辭賦,《答客難》較為有名。《漢書·藝文志》雜家有《東方朔》二十篇,今散佚。

(2)姓金氏:《風俗通義·正失》:“俗言東方朔太白星精”太白星,即是金星。這或許是東方朔姓金的來源。

(3)遊宦:在外做官。

【譯文】

社會上有人說東方朔也是得道的人,姓金,字曼倩。他改變姓名,到漢朝做官。表面上有做官的名聲,實際上卻是成仙的人。這話又是虛假的了。

【原文】

24·20夫朔與少君並在武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手到情來退休妖局員工直播寵物答疑爆紅婚後相愛:黎少慢慢寵重生之亂世佳緣白居易傳心動互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