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3/4 頁)
定會不勝任,有血脈枯竭的危險。王莽的時候,刪定五經的解說,每經都是二十萬字,年輕博士郭路晚上刪定原來五經的解說,死在燈燭之下,這是因為精力智慧不能勝任,血脈枯竭元氣不存的緣故。顏淵,已曾在德行的“路”上超過了孔子,弄得精疲力盡,發白齒落。以接近孔子的才能,尚且還有僕倒力竭的災禍,可見孔子精力很強,顏淵不能勝任。這不僅是才能精力不如孔子,就是他的智慧也趕不上孔子。勉強做超過自己十倍、百倍能力的事情,會胸中吐血,神魂顛倒,直至氣絕。寫五行字的書信,上頭十個字的奏記,那些才能差的人,筆墨功夫還感覺困難,更何況是連結章句寫成文章,達到十篇百篇呢!可見,只有這種人的能力才算強盛。
【原文】
37·6江河之水,馳湧滑漏(1),席地長遠(2),無枯竭之流,本源盛矣。知江河之流遠,地中之源盛,不知萬牒之人胸中之才茂,迷惑者也。故望見驥足,不異於眾馬之蹄,躡平陸而馳騁(3),千里之跡,斯須可見。夫馬足人手,同一實也,稱驥之足,不薦文人之手,不知類也。夫能論筋力以見比類者,則能取文力之人立之朝庭(4)。
【註釋】
(1)滑漏:這裡指水流根通暢。
(2)席:憑藉。這裡是順著的意思。
(3)躡(niè聶):踩,踏。
(4)庭:章錄楊校宋本作“廷”,可從。
【譯文】
長江、黃河的水,洶湧賓士地滾滾流瀉,順著地勢,流得很遠,沒有枯竭的幹流,可見水源旺盛。知道長江、黃河流得很遠,是發源地水源旺盛,卻不知道能寫萬簡文章的人是由於胸中的才能旺盛,這是缺乏判斷力的人。所以有人看見千里馬的蹄子,卻分不出跟普通馬蹄的差別,只有在平地上飛奔,千里馬的樣子,才立刻可以看出。其實,馬蹄與人的手,是同類東西,只稱贊千里馬的蹄子,卻不推崇人的手,這是不懂得類推的緣故。要是能用評論體力的方法來發現經過類比的人,那麼就能選擇有寫文章能力的人到朝廷去做官了。
【原文】
37·7故夫文力之人,助有力之將(1),乃能以力為功(2)。有力無助(3),以力為禍(4)。何以驗之?長巨之物,強力之人乃能舉之。重任之車,強力之牛乃能挽之。是任車上阪(5),強牛引前,力人推後,乃能升逾。如牛羸人罷,任車退卻,還墮坑谷,有破覆之敗矣(3)。文儒懷先王之道,含百家之言,其難推引,非徒任車之重也。薦致之者,罷羸無力,遂卻退竄於巖穴矣(7)。
【註釋】
(1)助:遞修本作“因”,可從。
(2)功:功效。這裡是作用的意思。
(3)助:幫助。這裡有推薦,任用的意思。
(4)禍:禍害。這裡指遭到排斥,打擊。
(5)阪(bǎn板):山坡,斜坡。
(6)敗:毀壞。這裡是惡果的意思。
(7)退:退卻。竄:逃走。巖穴:山洞。這裡指偏僻的地方。
【譯文】
於是乎,有寫文章能力的人,得依靠有能力的地方長官推薦,才能使自己的能力發揮作用。有能力而沒有有能力的人推薦,反而會因為有能力受到排斥、打擊。用什麼來證明呢?又長又大的東西,要力大的人才能舉起它。裝著重物的車子,要力大的牛才能拉動。因此裝著重物的車子上坡,要力大的牛在前面拉,力大的人在後面推,才能爬上去。如果牛瘦弱,人精疲力竭,裝著重物的車子後退,反而會落進坑谷中,有翻車摔碎的惡果。鴻儒胸懷先王之道,肚藏各家學說,他們很難推舉,不僅僅是裝著重物的車子可比。要是推薦的人,軟弱無力,於是就會被迫流落到偏僻的地方去。
【原文】
37·8河發崑崙,江起岷山(1),水力盛多,滂沛之流(2),浸下益盛,不得廣岸低地,不能通流入乎東海。如岸狹地仰,溝洫決泆(3),散在丘墟矣(4)。文儒之知,有似於此。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將援引薦舉,亦將棄遺于衡門之下(5),固安得升陟聖主之庭,論說政事之務乎?火之光也,不舉不明。有人於斯,其知如京,其德如山,力重不能自稱,須人乃舉,而莫之助,抱其盛高之力,竄於閭巷之深(6),何時得達?奡、育(7),古之多力者,身能負荷千鈞(8),手能決角伸鉤,使之自舉,不能離地。智慧滿胸之人,宜在王闕,須三寸之舌,一尺之筆(9),然後自動(10),不能自進,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