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4 頁)
麼美麗的女子,卻不
貪戀世間的生活,又不願享受人生的榮華富貴,居然情願皈依佛陀。梵施
國王及眷屬們也目睹了嘎希美女此舉,他們半信半疑地尾隨著嘎希美女觀
其真相。 嘎希美女路途中能騎則騎;不能騎則徒步前行,一路風塵僕僕,
終於到了佛陀聖居。見到佛陀後,她於佛足下合掌,恭敬頂禮,祈求:“世
尊,我願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淨戒,唯願恩准!”(譯者:這裡嘎希
美女雖被六個國王爭娶,可她毅然回絕,舍俗出家。現在人們聽說什麼歌
唱家、名演員出家了,大家都感到稀奇,這是見識不廣的原因。在我們學
院裡可能也有如嘎希美女般不顧名譽地位、不顧親朋好友的阻攔而毅然走
進西藏,走進喇榮的。)佛陀欣然應允,叫來眾生主母,親自交予。(譯
者:眾生主母乃眾比丘尼之首。現在我們學院尼眾經堂與僧眾經堂間的距
離,就是當年上師如意寶(Cinta Mani)朝聖地印度時,在舍衛城親自度量
了的。並說:以後尼眾會越來越多的,我們是按照舍衛城佛陀當時的大僧
與二僧經堂間的距離來修建我們學院的經堂。)眾生主母給她剃度出家,
授具足戒,傳授佛法。她積累資糧精進修持,斷盡了三界輪迴的根本,證
得了聖者羅漢的果位。在她的境界中:黃金與牛糞等同(無有賢劣),手
掌與虛空無別(顯空無二)。諸天讚歎。尾隨的人們見嘎希美女真的出了
家並證得果位,覺得非常稀有。嘎希美女又去佛前禮謝,世尊也對尾隨而
來的人們傳了法。
時眾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嘎希美女生帝王之家?以何因緣,
相好莊嚴?以何因緣於如來教法生大信心?以何因緣速證聖果?”佛言:
“這是她往昔的願力。曾在賢劫人壽兩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
葉佛出世時,鹿野苑有一施主,富如多聞天子。施主家的兒媳生了一個漂
亮的女孩。她長大後,對迦葉佛生起極大信心。借父母的力量,她修建了
一座經堂,供佛及僧。經父母同意,她得以出家,一生中她嚴守淨戒,精
進聞思修行。臨終前,她發願:願我今生中,佈施、供養、持戒、聞思等
功德,能於生生世世中,生於富貴家,相貌莊嚴,並於釋迦世尊教法中出
家,證羅漢果。這位發願的比丘尼即嘎希美女,以其往昔的願力成熟,今
生於富貴之家,相好莊嚴,對我生起信心,得出家為尼,證得聖果。(師
言:發願非常重要。每天我們都應以誠心念誦《普賢行願品》來發願,願
我們能生生世世值佛出世並證得聖果,或發願在彌勒佛出世時,獲證殊勝
的解脫果。)
(8)生樂母
—婚前證果 智慧第一
一時,佛在舍衛城。(譯者:據說佛在此居住了二十五年,也有說是
二十四年。佛當年所居的遺址尚在,在更頓秋培所著的《印度佛教史》與
許多印度的佛教史上都有明確的記載。佛陀的宿舍、僧眾的寮房等遺址都
非常明顯,前幾年上師如意寶(Cinta Mani)曾親自朝拜。舍衛城距鹿野苑
之間的距離,若乘坐火車約幾個小時的路程,相當於色達去道孚的距離,
因佛在舍衛城居住很久,故許多公案在此發生。)城裡有位薩迦國王,鹿
野苑有位梵施國王,兩位國王因一些爭議而起兵征戰,雙方均是傷亡慘重。
一日,梵施國王又率領軍隊在康丹河邊安營紮寨,氣勢洶洶。薩迦國王也
是不甘示弱,統率大軍不可一勢地湧向康丹河,準備迎戰。雙方交兵,死
傷眾多,兩國兵力相當,作戰良久,難分勝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