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操江不從,遂隨軍順流而下,議守蘇州。觀海要收黃連港,胡龍光勸收福山港,操江以常熟地近蘇州,聽了來貢之言。誰知正值久旱,潮又小,泛不通;又聞大清已破常州府,操江要往蘇州,急如星火,耐舟膠莫可如何。此時兵臨入境,凡經過橋樑,俱已拆斷,兩塘往來居民都是涉水。有坊浜曹氏號振源者,鄉里人不曉軍中法度,廿五日早起,天未明,竟去涉水,被船上巡兵大喝一聲,一箭正中小腹,抬回身死。地方見一日連喪二人,甚是驚惶,巴不得這些兵船一時飛去,方得寧靜。裡中褚德卿是龍江關水師總兵,褚玉林同族,陳振之、何羽君俱是交契,因與徐觀海相識,德卿先與親戚某定計,廿六日約徐觀海步行到北水門相度水路,進說道:“若待初三潮汛,斷誤大事,宜喚地方小船先駁船上什物家小,則大船空,人力易挽,不過數里,前至城濠水深,郡中連夜可達。”觀海大喜,是晚密稟操江,依計而行矣。
第七回 三千兵駁淺過常熟 十八騎天助取姑蘇
擱淺逢人指示明,艨艟鉅艦一時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操江急欲據姑蘇,無奈清兵倍道趨。十八驍騎蜂擁至,三千甲士空踟躕。舟行恰逢風不利,炮發又遇雨沾濡。天教明室不再復,土崩瓦解在須臾。
廿七日,操江特差四川人上官總兵及徐觀海,拉里中同往喚船,先商議方略,著兵丁暗暗把截各站水口,然後到埠頭家,並不擾民,照價給發現銀,立刻僱得小船二百餘隻,一日一夜,把大船上什物家小搬完。廿九日早晨,泊舟南門外取齊,連夜進發,次日是六月初一,午牌方到蘇州。
聞清兵已屯滸墅關,即刻將到,料勢不可為,急催船由閶門望胥門而行。
恰好一隊清兵,為頭只有十八騎,如風似火,從楓橋橫截追來。船上所恃惟銃,較其來近,正要發時,也是天數,風色又不順,正下著一陣大雨,藥線俱溼,炮不得發,岸上箭似飛蝗,船上雖有弓箭,已著了忙,就有好漢,不比平地可以立住腳頭,須臾,旗鼓中軍顧三爺、伏波營總兵沈俱用鐵鞭四十餘斤者,幾籌好漢,俱中箭而死矣。
第八回 劉誠意喪師走太湖 胡來貢收糧避常熟
胡騎南征豈易當,操江猝遇眾倉忙。
姑蘇淪敵千秋恨,猛將衝鋒一瞬亡。
昔日張王爭國地,今朝朱氏敗軍場。
潰圍急急揚帆遁,萬頃澄湖帶慘傷。
聞說軍亡心膽寒,龍光忠義總無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