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問若何,胡完氣道:“今非昔比,那崔院君也變了!”便將其言一一說知。文氏、鳳嬌聞言,止不住傷心淚下。再欲商議安身去處,忽然陰雲四合,落下大雨來了,小船上又無好篷蓋,母女二人與胡完淋得渾身是水,胡完忙忙攏船到一株大樹底下避雨。臨河岸上有一座大悲院,有一個女尼在門首看見他母女二人淋得渾身是水,便叫道:“二位女菩薩,快上岸來,到小庵坐坐,住了雨去。”胡完忙扶安人、小姐上岸,拖泥帶水,進了大悲院。
女尼請他母女坐下,煽起火來,與他母女烘衣。女尼道:“請問二位,還是母女麼?要往那裡去?”文氏見問,不覺淚下,道:“師父,你不問時,還好忍耐;如今問我,好不苦切!老身胡文氏、住居通州,這是小女。我丈夫亡故多年,一貧如洗。有個親姐嫁在此間崔府,老身特來相投,可笑我姐姐嫌我貧窮,不容上門。正要回去,忽逢大雨,多蒙師父相招,感激非淺。”女尼道:“誰家沒有窮親眷,如何一個親妹,反如此相待!他家只有三官人崔文德十分厚道,小時拜寄小庵大士神前,是常來頑耍。他若見安人、小姐如此著切,決然相留回去。但今日下雨,未知來否。”正說間,只見文德從外進來避雨,女尼道:“三官人,來得正好,你認得這位安人否?”
文德把安人細看道:“面貌到與家母相似。”女尼道:“差也不多。”便將母女前來相投,院君不容上門之事,細細說知。文德失驚道:“原來是姨母、表妹!”忙上前行禮道:“姨母,不料我母重富輕貧,得罪姨母,休要見怪,我回去即喚轎來請。”文氏道:“襟侄,你母不肯相容,你回去說了,反為不美。”文德道:“不妨,我母最聽我的話,我去說,自然依我。”女尼道:“何如?虧了這陣雨,天遣相逢。”
文德見雨已止,別了安人、小姐,奔回家中,見了崔母,叫聲:“母親,我胡姨母窮苦來投,理應留他,為何打發他去?”崔母道:“我本意要留他,但恐你兩個嫂嫂相笑,一時打發他去,心中正在此不忍。”文德道:“母親,誰家沒有窮親戚,兩個嫂嫂焉敢笑人!母親,快取些衣服首飾,叫兩乘轎子去接姨母、表妹,才是正理。”崔母見文德說得有理,即取出衣服首飾,著四個丫頭,兩乘轎子來大悲院相接。
母女二人打扮齊整,謝了女尼,上轎來至崔府。崔氏、文德相迎。文氏、鳳嬌走出轎來,文德把表妹細看,“好一位絕色佳人!”暗暗喝彩。崔氏與文氏、鳳嬌見禮,文德從新拜見姨母,又與表妹見禮,長男、次男並兩個兒媳,亦出來見禮。備酒款待,又叫胡完廚下吃飯。崔氏請母女二人入席共飲,就問:“妹丈亡後,未知賢妹如何到此景況。幸喜侄女長成,一貌不凡,可曾許人家否?”文氏道:“姐姐,說也可憐!”就把丈夫亡後,直至胡完相救,到此相投,細細說出,說罷,淚下如雨。崔氏也不住流淚。
酒畢,崔氏送他母女入內房安歇。文德思想鳳嬌為妻,暗道:“若是姻緣,真好造化!方才姨母說什麼比合硃砂記,許了進興,又說做強盜,死在牢中,若姨母肯許了我,便十分之幸了。我想若要表妹為妻,必須孝順姨母,慢慢說合成就。”
次日,胡完要回家去,文氏道:“胡完,多謝你救我母女在此。你可到陳進家,說知我母女在此,叫他夫妻不必記念。”胡完允諾而去。要知端的,再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六回 李承業奉旨和番 紫陽仙有意送寶
再說三齊王李承業,因則天皇帝有旨召回,即將兵符交與李信,著他退守臨江,不可出戰,自回長安,朝見則天皇帝,計議吐番人寇之事。承業奏道:“吐番兵強將勇,若與相拒,恐為不美。況李旦竊據漢陽,實為心腹之患,若不早為戰滅,後日必為大害。乞陛下降旨,待臣前往幽州,割地連和。陛下先無北顧之憂,再下漢陽,戰滅李旦。”則天允奏,草詔一道,割幽燕十州之地,以和吐番。承業領旨,往幽州而來。到了幽州,見吐番天慶王,述大周則天皇帝連和之意,吐番王允和。是以幽燕十州盡屬吐番,天慶王建都幽州,北方諸國盡供奉於吐番,不進貢於中國矣。
承業和了吐番,回京覆命,路過九龍山,聞得山上有一紫陽道人,能呼風喚雨,知過去未來之事。承業即親自上山,來至茅庵,見紫陽道人白髮童顏,身披鶴氅,手執拂塵,打坐蒲團之上,不敢怠慢,恭身下拜,口稱:“仙師,弟子李承業,奉旨和番,今回長安,即下漢陽剿除李旦。但恨馬周智勇雙全,力不能破,求仙師指示,如何拿得叛臣馬周、妖人李旦?”
道人聞言,心中暗笑承業奸臣背主,反助武氏篡位,久後是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