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4/4 頁)
加大了許多。
由於孫燕和趙強是附加賽晉級的,所以,他們兩人的積分仍舊為零。
“第二輪比賽開始,第一題:
該成語原意是指古代的四種鬼怪,現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出自《左傳。宣公三年》: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王孫滿】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
請答題。”主持人說完之後,六位選手迅速低頭作答。
這個成語並不困難,由四個鬼怪組成的成語,讓人很容易就會聯想到魑魅魍魎四個字,而且四個字都帶有鬼字旁,從字形上就可以很容易的猜出,是指四種怪獸,但是,真正書寫起來的話,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魑”和“魍”兩個字,在成人中的書寫正確率不足百分之二十,在中學生中的出錯率也高達百分之九十之多。
小寶沉著提筆,在答題板上一筆一劃的寫出了“魑魅魍魎”四個字。亮起了答題板,這時候其他五位選手也都亮起了答題板。
主持人掃視一遍,六位選手。全部答對,各加十分。
“第二題:
該成語比喻壞的事物絕不能任令它蔓延開來,否則,便難以收拾。
出自《左傳。隱公元年》:‘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請答題!”
聽到主持人的解釋,幾個人都露出了為難之色,這個成語出自《左傳》。而且,出現率並不是很高,甚至好多人都沒有聽過這個成語。甚至連方寶劍和郭峰也開始猶豫了起來,幾次動筆要寫,可是,筆頭一落到答題板上。卻是腦袋空空。不知該如何下筆了。
孫燕和趙強也是抓耳撓腮,想了半天也毫無思路,只有梅向陽和小寶奮筆疾書,在答題板上寫出了答案,但是,兩人寫的答案卻不盡相同。
梅向陽寫的是“滋蔓難圖”,而小寶寫的是“孶蔓難圖”,兩個字的發音雖然一樣。但是,字形卻發生了變化。一個是三點水的滋,一個是上下偏旁的“孶”。
看到兩人的答案,賽場外的大廳裡響起了一聲激動的叫喊:“耶!寫對了”。
姜姍看到小寶的答案,情不自禁的跳了起來。
不久之後,選手們陸陸續續舉起了自己的答題板,但是,答案各不相同,有寫防微杜漸的,還有寫亡羊補牢的,總之,六個人中,除了梅向陽跟小寶的答案相近之外,其餘人的答案都與兩人大相徑庭。
主持人掃了眾人的答案之後,在大螢幕上給出了正確答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