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4/4 頁)
呢!’
請方浩天同學答題。”
方浩天聽到這個成語,心頭一跳,顯然有些意外,在他的知識儲備裡貌似忽略了這個成語。有些迷茫的看了看主持人老師,尷尬的問道:“老師可不可以再解釋一下?”
“趨之若鶩,意思是象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
出自清代文人曾樸的《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員。那個不趨之若鶩呢!’
近義詞有:如蠅逐臭、如蟻附羶,聽清楚了嗎?”主持人老師重新解釋了一遍,問道。
方浩天點了點頭,但是。心裡還是沒有答案。提筆在答題板上寫了幾筆,卻又取消了,來來回回修改了幾遍,最後無奈的撇了撇嘴,提交了答案。
很顯然,方浩天沒有理解趨之若鶩這個成語的意思,鶩指的是會飛的野鴨子,如果知道這一點的話。這個成語也不至於寫不出來,很顯然是他平時的詞彙積累不夠。錯把“鶩”字寫成了“雨霧”的“霧”。
方浩天提交了答案,如他預料中的一樣,被評委老師的紅燈否決,很遺憾的被淘汰了下去。
“很遺憾,方浩天同學答錯了,請出局。”主持人老師語氣漠然的說道。
看著方浩天唉聲嘆氣的離開,剩餘四個人的心情越發的緊張了。
“第九個成語,安之若素!
意思是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
出自清代文人範寅的《越諺。附論。論墮貧》:‘貪逸欲而逃勤苦,喪廉恥而習諂諛,甘居人下,安之若素。’
近義詞有泰然處之、隨遇而安、漠然置之等……
請劉芳菲同學回答。”
這個成語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同齡人答對率只有不到百分之五,不過好在劉芳菲平時功課做的足,這個成語在前一天的突擊準備中曾經看過幾眼,所以,現在聽到這個成語,腦海裡立時閃現了這個成語,小手提起磁筆,很快在答題板上寫上了正確答案,點了提交。
三位評委老師中有一位正好是劉芳菲的班主任,看到劉芳菲這麼快速的答對,很是讚許的點點頭,按下了象徵著透過的綠燈。
劉芳菲會心一笑,自信的挺了挺胸脯,眼神裡又多了幾分信心。
“第十個成語,投鼠忌器。
意思是想用東西打老鼠,又怕打壞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顧忌,不敢放手幹。
出自《漢書。賈誼傳》:‘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
近義詞有畏首畏尾、瞻前顧後。
請趙洪磊同學答題。”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