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3/4 頁)
吳湘道:“接新生的有學生幹部,也有熱心的同學。我在系學生會宣傳部工作,希望以後支援系學生會宣傳部工作。”
王橋開玩笑道:“終於見到傳說中的學生會幹部,以前我對大學的學生幹部印象模糊,今天終於有了一個具體印象。”
“學生會是學生自治組織,是學校聯絡學生的橋樑和紐帶,提倡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學習。我個人認為參加學生會對提高個人能力很有好處,若有興趣,或者想諮詢,可以直接來找我。歡迎加入系學生會,你在裡面一定有用武之地。”揮手告別前,吳湘向新生普及了學生會的知識。
王橋站在男生一公寓門口,目送著吳湘離開。吳湘約莫一米六五左右,五官小巧精緻,氣質溫婉,舉止落落大方,給了王橋極好的第一印象,連帶著對中文系學生會都有些許好感。
在來大學前,他在規劃自己人生道路時,曾有兩種打算,一是將來經商,做企業家,另一種想法是進機關,成為國家幹部。除了這兩個選擇外,他基本上將其他想法排除了。
今天見到傳說中的學生會幹部,便準備花一學期來觀察他們。
509宿舍是長方形,安有四張高低床,中間有兩張課桌,條件比靜州一中復讀班好得太多,但是比不上323廠辦事處的宿舍。
王橋佔了先來之便,從容地選了靠窗的下鋪。
站在窗前,能夠俯視四個籃球場和兩個羽毛球場,有幾個同學在打籃球,水平不敢恭維。在籃球場的另一邊是女生公寓。男女公寓相對而望,互相能望見人影,五官看不清楚,體形一目瞭然。若是拿一個望遠鏡,絕對可以將女生公寓一覽無餘。
(第八十四章)
第八十五章室友
麻利地鋪好床,掛上蚊帳,從此以後,王橋在寬闊的山大有了一個立足之地。為了有這個床位,他歷經波折,付出艱苦努力。所幸天遂人願,總算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每個人從小都有理想,要成為醫生、軍人、警察、科學家、運動員等,多數人的理想隨著年齡增長而灰飛煙滅,只有極少數幸運兒能僥倖實現兒時理想。王橋兒時夢想之一就是讀大學,從這一點來說,他是幸運兒。
將隨身攜帶的小物件放進課桌抽屜時,王橋發現床前這張課桌上面有個洞,桌面上的水會透過這個洞流進抽屜裡。趁著無人,他趕緊將兩張桌子對調,選了一張好桌子自己用。
選擇對自己最利的用品,這也是早到的好處。
安頓完畢,王橋出寢室尋找衛生間。過道上急匆匆跑過一人,如炮彈一樣撞了過來。王橋身高體壯,也被撞得連退幾步。
來者身材不高,腦袋大,頭髮剃得和光頭差得不太多,露出些青色頭皮,“你這人從哪裡鑽出來,硬是非洲老漢跳高——黑老子一跳。”來者是一口方言,出口就是川渝風味的歇後語。
在靜州生活著大量川人,川話在靜州基本上算作通用語,川話中的歇後語更是廣為流傳,王橋聽到這句熟悉的歇後語,也用川語說了一句歇後語,道:“你硬是茅司頭划船--糞湧前進,跑這麼快,也不看路。”
兩句歇後語如地下黨的接頭暗號一樣,短髮男眼前一亮,道:“你是哪裡的?”
王橋道:“我是山南靜州人,會說幾句川話,還行吧。”
青頭皮伸出手,道:“你的川話是死魚的尾巴——不擺了。我是法學系趙波,住510。”
王橋與其握手,道:“王橋,中文系。”
趙波親熱地道:“你住509,我住510,509之前的房間住的是中文系,510以後的房間都是法學系,這裡是紅軍一、二軍團會師地點。”
王橋很佩服趙波這種自來熟的本事,人與人的氣質不同,他就學不來這種自來熟的本事。
趙波道:“我等會要到樓下去,給一位老鄉拿點東西,上樓我們再聊。”
從窗邊朝下看了一兩分鐘,趙波身影出現在窗下,他到羽毛球場等了好一會兒,一位個子嬌小的女孩不緊不慢走了過來。趙波將手裡的小包交給女孩子,然後站在球場上目送女孩離開。女孩身影消失後,他仰頭朝樓上看,衝著王橋招了招手。
上樓後,趙波徑直走進509,道:“有煙沒有,弄顆煙抽。”
王橋從抽屜裡拿出一包紅塔山,扔了一枝給趙波。趙波接過香菸,開始吞雲吐霧。
王橋問:“女朋友?”
趙波摸了摸頭皮,露出些靦腆神情,道:“她是我的初中、高中同學,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