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第3/4 頁)
白衣廚師一邊自承沒有文化,光會做,不會講,一邊嘴皮溜溜地講了一大堆。
王橋笑道:“老肖,你的嘴巴夠靈的,平時就經常聽到你在廚房吹牛。”他手上動作不停,道:“我記得上次講片魚技術,還是1995年底,或者是1996年初,我記不太清楚了。我的訣竅有三點,一是片魚前要先去側線,準確來說,側線就是腥線,是魚感知外部環境的神經傳導系統,位置在魚頭後的背肌,裡面是液體,比較腥臭。”
白衣廚師就豎起大拇指,道:“這是專業水準。”
王橋又道:“第二個要點是不能前後拉切,要一次就片掉。第三個要點對於技術不是太熟悉的,就用毛巾壓緊魚身。”講到這裡時,他想起前一次講這個技術時的情景,當時是在黃永貴家裡,觀眾有師母和吳湘。今天他講這個技術時,旁邊站了幾個城關鎮廚房的夥計,還有晏琳和吳建國。
吳建國對晏琳道:“怎麼樣,我沒有吹牛吧。”
晏琳道:“我以前只知道他煮麵條很好吃,同樣的調料,就是比我弄得好吃。”她看見杜建國疑惑的表情,朝外走了幾步,與廚房夥計們拉開距離,道:“以前,在大學的時候,蠻哥沒有談起過我?”
吳建國想了一會,搖頭道:“對不起,以前沒有聽蠻哥談起過你。蠻哥這個人城府比一般同學深得太多,他和我老丈人是舊識,但是如何認識我老丈人,卻是閉口不談,無論我如何追問,他都不講。後來我結婚以後,他才說明真實原因。”
晏琳一下猜到了原因,嘴巴說了三個“看守所”三個字,卻沒有發出聲音。
吳建國點了點頭。此時,他再也忍不住好奇,道:“你和蠻哥以前關係很好。”
晏琳道:“我和他曾經談過戀愛,後來分手了。”
吳建國眼前一亮,道:“那你們現在?”
晏琳搖了搖頭,道:“我們現在只是好友。”說到這裡,她還是有些傷感。
與此同時,晏琳又覺得奇怪,自己與杜建國幾乎相當於陌生人,但是為什麼會對他很是信任,講了自己與王橋的感情關係?她就將自己這個疑惑直接講了出來。
杜建國道:“以前蠻哥曾經誇過我,說我面有豬相,心頭嘹亮。翻譯成好聽的話,就是具有親和力,容易贏得女生信任。”
晏琳同意了這個說法,又補充道:“還有一個原因,我聽蠻子談起過你和青皮,說是大學關係最好的三人。前些日子被隔離,特殊情況下,我們兩人還聊了很多,其中就聊到你們。你是王橋最好的朋友,所以我信任你。”
說話間,一盆色、香、味俱全的酸菜尖頭魚出鍋了。
這一盆王氏酸菜尖頭魚贏得了晏定康、陳明秀、宮方平、黎陵秋等人高度讚揚,他們下筷如飛,橫掃了整盆王氏酸菜尖頭魚。
午飯之後,晏琳就準備請幾天假,與父母一同回省城。
宮方平、王橋、黎陵秋等人在城關鎮政府院中送行。
晏琳坐上小車,透過倒車鏡看著站在院中的王橋,突然有一種時光倒流、昨日重現的奇怪感覺。想起往事和如今現狀,一股熟悉的憂鬱湧上心頭。她想起王橋講過話,自我鼓勵道:“每個人都是一個腦袋兩個肩膀,遇到事情只能硬扛,我不能再陷入憂鬱情緒中,生活是美好的,我必須走出來。”
一群村民突然出現,將正要開出的小車攔住。
村民們裡有老弱婦孺,攔住小車以後,有人伸頭往車窗裡湊,看了一眼,道:“王橋不在車上。”
(第四百三十三章)
第四百三十四章兩害相權取其輕
王橋、黎陵秋等人還在院中,沒有離開。
一名眼尖的村民認出了王橋,道:“那就是王橋。”
堵在車頭的村民立刻就如洪水一樣朝著王橋圍了過去。
王橋對黎陵秋道:“他們在喊我的名字,應該是找我有事。你陪宮縣長先回辦公室,可以從側門走,才吃了飯,散散步,有利於身體健康。”
黎陵秋知道王橋對付群體性事情的經驗比自己豐富,就對宮方平副縣長道:“宮書記,那我陪你散步,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宮方平深知在情況不明時,自己出現在群體事情現場沒有任何益處,亦沒有矯情,跟著黎陵秋就朝側門走去。
在院外,小車剛開出幾步,晏琳道:“爸,我還是下去一下。遇到這種麻煩事,我看見了,就不能躲。”
陳明秀有點驚訝地道:“小琳,你就是一個掛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