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 頁)
有講大道理,道:“這是我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必須要做成。”他看了一眼喬勇,道:“就算是砣屎,我都要吃下去。”
話說到這份上,喬勇道:“那隻能這樣了。”
回到城管委王橋的辦公室,王橋道:“方案有了,一般情況下,以前是怎樣落實的?”
喬勇嘆息一聲道:“據我分析,樂主任肯定不樂意出這筆錢,一方面是委裡經費確實緊張,另一方面是城管委和城關鎮在職責化分上是一本糊塗帳,曹主任以前和城關鎮的頭頭拍過桌子,樂主任現在在城管委主任的位置上,屁股得坐在城管委這一邊。他十有八九不會開這個先例,開了這個先例,以後化糞池出了問題就很麻煩。”
王橋道:“要解決師範后街道這個化糞池外溢問題,這是比較好的方案,也可以說是唯一方案,你等著,我再去給樂主任彙報。”
喬勇坐在王橋辦公室裡翻著報紙,從短暫的接觸中,他發現新來的副主任頗為幹練,做事果斷甚至還有點武斷,完全不象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最初的牴觸情緒慢慢緩解一些。
幾分鐘以後,王橋走了回來,臉色平靜地道:“你說對了,樂主任不同意這個方案。環衛所想辦法出點血,解燃眉毛之急。”
喬勇苦著臉道:“小王主任,環衛所是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財政只解決百分之五十的工資,其餘的全靠大家找錢。解決這事確實有點困難,最好還是委裡出,你再去給樂主任說一說。”
王橋道:“說出口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一口唾沫一口釘,環衛所經費有困難,以後我們一起想辦法克服,當前的問題無論如何也得想辦法解決。”
喬勇咬著牙道:“我出三千五百塊,所裡實在沒有餘錢。”
王橋點了點頭,道:“三千五就三千五,其他的錢我來想辦法,但是明天務必將所有錢拿給毛主任。”
喬勇很好奇王橋從哪裡能弄到另外三千三百元錢,他忍住沒有問,道:“放心,說好的事情我就不會賴債。”
談妥了化糞池的事,王橋鬆了一口氣,道:“樂主任多次說垃圾場是火藥桶,叮囑要我多關注。今天還有點時間,我們到垃圾場去看一看。”
喬勇伸手拿起桌上座機,道:“我給垃圾場曹致民打電話?”
王橋道:“曹致民是誰?”
喬勇道:“垃圾場場長。”
王橋道:“我們不是去視察,不用提前打電話。垃圾場是我們的工作場所,隨時都要去,就是要看真實情況。等一會在車上你給我聊一聊垃圾場的管理模式,以及村民鬧事的前因後果。”
發動小車後,喬勇道:“本來應該請小王主任到環衛所搞一次調研,我們班子給你作一次集體彙報,詳細介紹環衛所的情況。”
王橋道:“明天我爭取來一趟,找一找環衛所的家門。”
喬勇麻利地抹著方向盤,道:“那我先在車上談一談陽和垃圾場的情況。最新啟動的縣垃圾處理場位於陽和鎮,所以我們稱其為陽和鎮垃圾處理場。垃圾場選址要在人煙相對稀少的地方,距離又不能太遠,否則運輸成本太高。在修新垃圾場時,縣裡成立了一個工作組,我也在工作組裡。工作組先後在東、西、南、北等方向挑選了七處地址,最後選在了陽和鎮。”
陽和鎮位於約兩百米高的巴嶽山餘脈上,是距離縣城最近的鎮之一。小車出城不久就開始爬山,沿著盤山路朝巴嶽山深處走。
喬勇繼續道:“垃圾場是由建委具體承建,年初開始執行。執行以來一直在與周邊村民扯皮。政府最初想逐步搬遷周邊村民,後來老百姓吵鬧得兇。縣政府為了息事寧人花了血本,把周邊五百米以內的村民全部一次到位搬遷。剛把五百米以內的村民安撫住,五百米以外的村民又鬧了起來。鬧得最兇的是五百零十幾米的幾個居民,他說四百九十九米的地方都臭,難道五百十幾米就不臭了。”
王橋笑道:“四百九十九米和五百十幾米確實沒有本質的區別。”
喬勇道:“縣政府只能執行建設部頒發的標準,標準是五百米,少於五百米有可能違法,政府要輸官司。只要達到五百米搬遷要求,縣政府就不算違法。現在最讓政府頭疼的是不能突破五百米,如果輕易突破五百米這個標準,退讓到五百一十米,那麼五百二十米的村民會鬧,退讓到五百二十米,五百三十米的村民會鬧,無休無止。”
聽到這裡,王橋總結了一句:“既然五百米是縣政府定下的紅線,那麼我們就只能在管理上多做文章。”
喬勇覺得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