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4/4 頁)
任職是理所當然的,後來才漸漸悟出在城管委任職並非自己才高八斗、人氣爆棚,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靜州組織部常務副部長丁原的電話。這事被王橋埋在心裡,不會跟任何人提起過。
邱洪道:“找個時間,我喊這兩年幾位選調生喝酒,請你參加。”
王橋道:“隨時聽候召喚,我算找到集體了。”
邱洪看了一眼亂糟糟的村民,道:“我在陽和鎮搞了兩年多,對斑竹的情況比較瞭解,村民訴求各不相同,有的人想搬遷,有的人確實嫌臭,有的人是想解決其他問題,還有的是瞎起鬨。”
王橋對這些底細有著濃厚的興趣,道:“想搬遷的這些人是什麼情況?”
邱洪道:“以前建委搞拆遷時我就參加過,對情況比較瞭解,500米到550米這個範圍內,至少有六家人在城裡或者場鎮有房子,如果他們搬遷成功,就可以白白撿十幾萬,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六家人鬧得最兇。與六家人有直接關係的至少還有十幾家人,他們是堵路的骨幹。只要垃圾場稍有臭味,這六家人就會帶頭鬧事。他們的口號是為大家討公道,很多村民礙於情面,也就來了。”
一直以來,王橋都將所有堵路的村民當成一個整體來對待,邱洪的說法讓他意識到村民們並不是鐵板一塊,他腦子裡一下就迸出了“統一戰線”、“分而治之”等詞彙。
王橋眼睛閃亮地問道:“六家人是哪幾家,給我說說。”
邱洪道:“那個光頭叫楊少兵,在場鎮買得有房子,開了一家茶館。老家房子大約距離垃圾場505——510米左右,平時沒人住,要垮了的老房子。如果他搬遷了,按五個人算,可以得到近20萬元。有這麼大一筆錢在眼前晃,所以他是十處打鑼九處在,鬧事最積極。還有一個楊少勇,是他的堂兄,在外面打工回來後,在縣城買了房子,也在鼓動大家鬧事。”
王橋朝楊宗明努了努嘴,道:“楊社長是什麼情況?”
邱洪道:“他不在六家人範圍之內,是站在比較公正立場之上,主要反映臭味。”
王橋道:“雍符秀是啥情況?”
邱洪道:“她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