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2/4 頁)
限定一下,改成青橋村民重大事項六步議事規則,然後把重大事項再確定一下,這個制定就比較完善了。我仔細研究了你們提出來的這套方案,民主和村民自治,民主和黨的領導,這些都得考慮進去。”鄧建國笑了笑,道:“儘管有小毛病,總體上的設計思路是對的,我是贊成的。”
村民們爭吵、辯論了一會。大家最終還是無法說服提反對意見的老太婆。
王橋道:“這個老太婆很頑固,看來沒有辦法說服。”
鄧建國道:“這種辯論的目的是爭取中間派,意見尖銳的雙方是不能透過辯論來說服的。”
江老坎悄悄來到了王橋身邊,道:“王鎮。那就弄下一步。”王橋道:“好,不商量了。那就開始徵求方案意見,選舉出村民來擔任出納、會計、保管和質監。”
江老坎得到明確答覆後,回到自己位置,開始宣佈已經張貼出去的修路方案。修路方案涉及到集資數量、人工數量、田土調換等具體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到三社每一戶,大家都聽得很仔細。
因為早就把方案張貼出去,村民們提出的問題都很有針對性。
有村民道:“村社集資這麼多次,從來沒有退過錢,你們寫多退少補是哄人的,肯定只能補,沒得退。”
有村民對調換的田土有意見,希望換到好一點、方便一點的田土。
還有的村民要出資頂人工,但是對於一個人工要換算出好多錢有意見。
還有的村民對公路的線路有意見,覺得隔自己院子遠了。要求換線路。
林林總總的問題彙集到了一起,就由村裡現場解答。由於問題多,一時半會解答不了,甚至有可能起爭議。王橋悄悄將江老坎叫到身邊,道:“老江,這些問題等會來商量,先進入下一個環節,在村民中把出納、會計、保管和質監這四個人選出來,選了四人出來,有些問題就交給他們來解答。”
鄧建國最初以為青橋村民六步議事規則是由宋鴻禮主導。王橋或者分管副書記黎陵秋具體實施,結果到了現場來看,江老坎有事情只找王橋,得到王橋首肯後就直接操作。並未請示宋鴻禮。從這點可以看出,青橋村議事規則還真是王橋這個年輕人搞出來的東西。
出納、會計、保管和質監都由不是村幹部的村民擔任,大家選來選去,結果選出來的四人都是村裡的老黨員。
四人選出來以後,針對錢財的問題大部分就由他們來回應,阻力便小了許多。
到了中午一點鐘。大部分問題解決,下一部就是組織實施的問題。
村民們散去,忙出一身汗水的江老坎來到宋鴻禮面前,道:“宋書記,村裡就是這種婆媽事,把你們耽誤久了,肯定遭餓倒起了。”
宋鴻禮笑道:“我們沒啥,關鍵是讓客人餓了。你燉的雞湯好沒有?”
江老坎道:“我早上就殺了雞,讓婆娘在家裡弄,小火慢慢熬,味道絕對巴適。”
社員大會開完以後,江老坎又開始以宋鴻禮為中心。
一行人就步行回江老坎的家,剛剛走到後山坡的竹林處,就聞到了陣陣雞湯香味。
鄧建國確實是餓了,聞到雞湯味,不禁嚥了咽口水。進入中年以後,由於擔任了級別比較高的領導幹部,做體力活甚至鍛鍊的時間越來越少,感到餓的時候幾乎沒有。今天觀摩了半天會議,居然有了餓的感覺。餓的感覺,真不錯。
飯桌上擺起了從場鎮買回來的滷菜,還有農村老臘肉,河裡捉的魚,主菜則是那一盆略帶淡黃色的雞湯。
飯桌是八仙桌,分得有主座和次座。在江老坎心目中,宋鴻禮是在家裡吃過飯的最高階別領導,因此,他就按慣例邀請宋鴻禮坐到主座。
宋鴻禮自然不會坐那個位置,道:“鄧書記,您請坐。”
鄧建國知道自己不定位,大家都無法落座,沒有推脫,直接坐到了主位。
江老坎反覆捉摸看上去來頭不小的鄧書記倒底是什麼書記,他經常看昌東電視臺的新聞,對縣裡各位領導還是熟悉的。但是,縣裡沒有一個姓鄧的書記。
鄧建國瞧見了江老坎的神情,笑道:“江書記不要猜了,我叫鄧建國,在市委工作。”
聽到鄧建國自報家門,宋鴻禮道:“江老坎硬是不看報,每年訂的江州日報完全是擺設,這是市委鄧書記。”
江老坎拍了腦袋,道:“原來是市委鄧書記,我是有眼不識泰山。青橋村第一次來這麼大的領導。所以我不敢往那方面去想。”
鄧建國開玩笑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