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3/4 頁)
工程第一階段完工以後,城關鎮根據縣委縣政府各個口,分別報送了詳細的彙報材料。在《昌東組織簡報》中刊登了這份彙報材料,但是,《昌東組織簡報》只是用了幾十個字來登了一條訊息,將三千字的彙報材料放棄了。
《昌東組織簡報》是在基層組織建設中有份量的內刊,也要報送給市委組織部,沒有在這上面登出全文,讓宋、王兩人都覺遺憾。
宋、王以城關鎮名義又與縣委辦喝了一次酒,把彙報材料換了一個形式交給了縣委辦。縣委辦基本同意在《昌東資訊》上登載主要內容,但是,還沒有出來。
因此,宋鴻禮不認為吉書記所談之事與青橋六步議事規則有關聯。
兩人急急忙忙來到了縣委,剛走到吉書記辦公室門口,秘書小張走了過來,滿臉嚴肅地道:“你們到我辦公室坐一會,華縣長在吉書記辦公室。”
他給宋、王倒了水之後,就坐在電腦前專心致志地看材料。
有其他部門領導到辦公室,都不由自主地放低了音量,也不抽菸,就提著包在小張辦公室等待。
王橋剛剛與廣南省委常委王國棟、山南電力系統二把手張大力在一起吃飯、聊天,見慣了大領導,在面見********吉之洲時就心情平靜,態度是端正的,但是沒有了誠惶誠恐的心情。
等到十點,華成耀才離開。
宋鴻禮和王橋以第一順序來到了吉之洲辦公室。
吉之洲端著茶杯喝茶,然後對站在桌前的宋、王二人道,“你們坐嘛。”
宋鴻禮和王橋就坐在會客的沙發上。
吉之洲低頭看了一會檔案,這才起身,將兩人叫到掛著的昌東地圖前,道:“從去年到今年,招商力度很大,現在麻煩就是落地。”他用手指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又道:“小竹河管委會是縣政府的派出機構,主要任務是抓工業,他們不管村社。小竹河有相當多的廠區在城關鎮地盤上,要落地,城關鎮任務艱鉅。”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這是吉之洲提得很響亮的口號。
這兩年集全縣之力招商,有了好幾個大成果,卻無法讓企業落地,這讓吉之洲感到十分不滿和惱火,經過反覆考慮,下定決心在人事上進行調整。
吉之洲目光注視著地圖,道:“縣委有個想法,讓宋書記到小竹河管委會擔任常務副主任,城關鎮黨委書記的擔子不丟,但是重心在小竹河。”
這是一個極新的訊息,事先一點風聲都沒有洩露,讓宋鴻禮和王橋都感到十分突然。
吉之洲轉過身,緊緊盯著王橋,道:“王橋,把城關鎮黨政擔子都挑起來,有沒有信心?”
王橋沒有思考,挺了挺胸,自信地道:“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在宋書記和城關鎮同志們支援下,我有信心把工作搞好。”
(第三百八十四章)
第三百八十五章命運的安排
談話有近半個小時,宋鴻禮和王橋離開了書記辦公室。
吉之洲所談內容頗為突然,兩人事先都沒有得到一點風聲。他們兩人站在走道上面面相覷,還是宋鴻禮最先說話,道:“沒有想到,縣委把我調到了小竹河管委會。”
王橋道:“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我特意糾正一下宋書記的說法,縣委不是把你調到了小竹河管委會,你現在仍然是城關鎮黨委書記,只是兼任小竹河管委會副主任。”
宋鴻禮苦笑道:“加了個常務,就是讓我做事。城關鎮這一塊的事情,就得交給老弟了。城關鎮這個擔子不好挑,你得費點心才挑得起來。”
王橋道:“為什麼要加常務,其實與城關鎮黨委書記有直接關係。吉書記交待任務很清楚,就是要確保引進縣裡的企業能夠落地。這個事將我們兩人都捆在了一起,所以,宋書記不是調離,而是兼任了小竹河那邊的職務,重要事情還要得由你來把關。”
宋鴻禮道:“王鎮別謙虛,剛才吉書記講得很清楚了,我平時是到小竹河去辦公,遇到黨代會、人代會、重大人事調整以及牽涉到企業用地的事情方面,我才到城關鎮。我的主要辦公地點就在小竹河那邊,這是很明確的。”
王橋真誠地道:“不管怎麼樣,宋書記都是城關鎮黨委書記,每月一次的黨政聯席會你還是要參加的,大事要事你要決策。”
********吉之洲只是談的大方向,具體細節就管不了這麼多了。宋鴻禮作為黨委書記,回來參加黨政聯席會,也是說得過去的。
宋鴻禮能感受到王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