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第3/4 頁)
車啊,這麼大年齡的人為你開車,好不好喲?我總覺得心裡慌慌的。”
王曉故意開玩笑道:“媽,如果讓趙師傅聽到你說這句話,他會慪氣的。城關鎮機關的駕駛員都願意給二娃開車,因為二娃是鎮長。”
杜光芬想起曾經聽到的傳言,道:“二娃,你當了官,有啥子好東西。要分點給老趙啊,別人這麼大一把年齡,還給你開車。”
王橋道:“媽,現在社會上的事你就不懂了,我曉得怎樣處事。”
小車離開了城關鎮,杜光芬心裡才好受起來,道:“二娃,聽大妹說,你要和張曉婭耍朋友。”
王橋道:“都是幾個長輩沒事閒的,八字還沒有一撇的事情。”
杜光芬憂心忡忡地道:“你就找個普通人家的娃兒就算了。別人家是當大官的。”她想起了以前的李寧詠,道:“那個小李模樣也是週週正正的,對我們也還是可以,就是不能吃苦。遇到點事情就只顧自己。想起這事就覺得心慌,你找個普通人家的娃兒還踏實些。”
王橋道:“媽,你說哪些算是普通人家。”
杜光芬道:“家裡是當老師、醫生的最好,就算工人也可以。”
王橋道:“你這種想法是錯的,不管是工人、農民、當官的、老師、醫生,也就是任何行業都有好人和壞人。我們當前要做的就是找個好人家,而不是先來挑選職業。媽,你這是另一種歧視,完全沒有道理。”
杜光芬賭氣道:“你和你爸都是犟拐拐,九條牛都拉不回來。我就在這裡等著你爸,他還有兩三天就回來。”
王橋原本準備帶著母親和姐姐去吃點鄉下吃不到的美食,杜光芬堅決不同意,結果三人就去菜市場買了肉菜,回家做菜。
調到城關鎮以後,經常在外面吃飯。回到家屬院裡吃著媽媽做的飯菜,又是另一種感受,這種感受很不錯。
杜光芬是第一次到兒子的出租房,這一次就準備住上幾天,在這裡等著丈夫回來,再一起給兒子做工作。等了一天,又擔心自家的菜,在與兒子長談以後,便回到了三道彎。
到吉之洲辦公室談話三天後,正式檔案便出臺了,正式任命宋鴻禮為小竹河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隨後,新任縣委常委、組織部王又華部長特意來到城關鎮調研,所有二級班子及鎮領導參會。在調研會結束時,王又華特意講了縣裡關於宋鴻禮任職的真實考慮:小竹河管委會是政府派出機構,並不管理和指導村居兩委會,在徵用土地、企業落戶用地方面受到不少限制,在企業落地方面還得由城關鎮以及周邊鎮街來承擔,不能滿足目前形式的發展。由宋鴻禮兼任小竹河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以後,能有效協同小竹河管委會和城關鎮的行動。
同時他又特別強調:城關鎮黨政日常工作由王橋同志主持,只是涉及到城關鎮重要人事和重要工作時,宋鴻禮才來參加黨委會。希望大家團結起來,共同把城關鎮工作搞好,不負縣委縣政府以及十四萬城關鎮居民的重託。
王又華來調研座談之後,宋鴻禮平時便不再到城關鎮來辦公。
王橋接手城關鎮工作,黨政一肩挑,城關鎮屬於王橋的時代來臨了。
宋鴻禮在城關鎮工作時間很久,大家都習慣了他一言而決。最初聽到宋鴻禮要離開的訊息,幹部職工們都還不習慣,覺得城關鎮怎麼能離得開宋書記。
而實際,王橋主政後,他們適應得也很快。各項工作按部就班推進,過了十來天,並沒有什麼問題。
在這一段時間裡,青橋六步議事規則逐漸引起了人們重視。這條資訊被縣委《昌東資訊》採用後,報送到市委。靜州市長鄧建國在上面批示道:“在當前鎮村幹群矛盾十分突出的情況下,青橋村在破解矛盾方面找到了一條辦法,值得推廣。鄧建國。”********在上面簽字:“市委組織部到青橋村去調研,拿一個報告出來。杜高立。”
有了********和市長的批示。市委組織部和市委宣傳部門都陸續派人來到了青橋村實地檢視,“青橋村六步議事規則”便出現在了報紙上。
最初,王橋還準備讓胖墩發揮其作用,不料,宣傳報道突然就如燎原之火。迅猛地燃燒起來。
省委組織部也注意到“青橋六步議事規則”,但是他們發現所有報道都只是一個孤例,便暫時沒有介入,而只是讓相關部門進行關注。
在這一段時間,與王橋有關的另一件事情也在如期開展。環衛工人老趙起訴昌東公安局的案子進行了一審判決,昌東縣公安局敗訴。原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