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第2/4 頁)
巴里的溫度,儘管這樣,嘴巴還是火辣辣地疼。
他伸出舌頭冷了幾秒。給宋鴻禮打了電話,通報了情況。
“我現在跟著華縣長在廣南,正在與創彩集團談合同。華縣長單獨在創彩集團董事長辦公室,不方便接電話。”宋鴻禮又道:“我知道那個向陽壩冷庫,以前那個老闆朱飛是開小煤礦的,一直以來就不注重安全,死過兩個人,當時是我去處理的。他後來要開冷庫,我給陳民亮打過招呼,下了死命令。不準將冷庫開到靠河邊的向陽壩。後來就到河對岸的高田坎村開了冷庫,取了個向陽壩冷庫的名字。當時為了這個名字,柳陽鎮汪彪還很不高興。”
聽了這一番介紹,王橋恨不得沿著電波飛到廣南去擁抱宋鴻禮。
剛與宋鴻禮通話結束,他又接到陳民亮的電話:“我到現場了,慘得很,被埋的人遭求了,大部分都是向陽壩的人。”說到這裡,他明顯地哭出了聲,“我二哥也在裡面。”
讓一個男人在電話裡哭了起來。足以證明情況嚴重性。
王橋摸到了準確情報後,毅然撥通了吉之洲書記的電話,“吉書記,我是王橋。有一個突然重大事件向你報告,位於柳陽鎮高田坎村的一個冷庫倒踏,埋了二十來個工人,工人大部分是城關鎮的人。”
吉之洲坐著小車正在往靜州市走,接到王橋電話以後,臉色一下就變了。當即道:“轉方向,到柳陽鎮,高田坎村。”
給吉之洲開車的駕駛員是經驗豐富的老駕駛員,知道高田坎村位置,當即就掉轉車頭,直奔高田坎村。
由於事情出在柳陽鎮,但是吉之洲到現在都沒有接到柳陽鎮的電話,而是先接到城關鎮王橋電話,他就不由得對柳陽鎮汪彪有點不滿,打了電話過去,卻顯示手機關機。
吉之洲當即給坐在前面的駕駛員道:“你馬上給柳陽政府辦打電話,讓汪彪和陳顯鋒立刻給我回電話。”
在城關鎮辦公室,羅基奎、黎陵秋、李紹傑等人齊聚在小會議室。
王橋簡單講了事情概貌,道:“縣領導都知道此事了,公安武警消防都朝現場趕。雖然事情不是發生在我們鎮,可是被埋的人多是向陽壩的人,我們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第一,通知全部女同志、所有鎮領導和中層幹部都集中到向陽壩村辦公室,每個領導帶一組人,每組又分二個小組,每個小組對應一個家庭,負責安撫家屬,不得讓情緒失控;第二,由向陽壩村提供足夠的生活,隨時能吃上熱飯,到時核算一下多少錢,財政補貼一些。大家還有什麼意見?”
副書記黎陵秋建議道:“要多調幾個村裡的婦女幹部,她們都很能幹,讓她們充實到各個小組去。”
王橋採納了這個意見,又道:“我們再簡單分個工,郭達跟在我身邊,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黎陵秋把宣傳工作抓起來,主要是應對記者,一句話,按照市縣口徑來宣傳,搞不清楚的就是無可奉告。”
“羅鎮到現場做好調查統計工作,準確核實到底有多少人受傷或遇害,姓名、家庭等,把情況搞清楚,以便做後續工作。”
“紹傑書記做好組織工作,等羅鎮把基本情況摸清楚以後,就讓每一個遇害家庭對應一個小組。”
李紹傑提議道:“分組不要太複雜,現在暫時分二十個小組,人手一張表格,大家就知道組長是誰,現場就不會混亂。”
“可以。還有沒有建議?”
武裝部長王大勇建議道:“武裝部還有兩百個紅袖章,可以集中發給機關幹部,說不定現場很亂,另外,我建議調集五十個民兵,向陽壩村辦公室集中。待命。”
黎陵秋以前是宣傳委員,經常組織大型活動,建議道:“還要準備一個喇叭,到時現場說不定很混亂。”
“好。建議都好,馬上分頭執行,把所有車輛組織起來,到向陽壩村辦公室集中。”
三言五語就議定了方案,城關鎮迅速按照預案開始行動起來。
從城關鎮駐地到高田坎村只需要七八分鐘車程。王橋很快就帶著城關鎮幹部們來到了分隔向陽壩和高田坎村的小河邊,多數機關幹部在向陽壩村辦公室集中,待命,王橋帶了幾個領導過了河,先來到現場。
幾個幹部模樣的人在現場指揮,現場一片混亂,哭的、喊的、搬運東西的,讓現場亂成一片。
王橋拉住一個村幹部模樣的人,道:“柳陽鎮的幹部來了沒有?”
村幹部臉上全是汗水和灰塵,十分狼狽。道:“曉求不得,你是那個?”
王橋吼道:“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