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第3/4 頁)
“滾。”
當趙波與楊焱在裡屋絮語時,王橋睜開了眼睛,臉上有一絲笑容。
第二天,紅著眼的趙波和精神抖擻的楊焱前去找老趙。在離開電力家屬院前,趙波道:“蠻子,在辦案期間,我也暫時不住你家裡了。”
王橋裝糊塗道:“你不住我這裡,難道住賓館。”
趙波道:“你這裡沒有什麼參考書,我還是回南州更方便一些。現在交通方便,有需要我們隨時能過來。更關鍵的是你以後就別管老趙的事,交給我來辦。這事你插手性質就變了,小心駛得萬年船,我在訴訟期間不與你見面了。”
王橋心知肚明是怎麼回事,卻是假裝不知道,道:“這要也好,隨時歡迎你過來。”
無意中促進了趙波和楊焱的事,王橋還是發自內心高興。他步行到辦公樓前,剛到辦公室,就拿到了杜芳送來的三社工地相片。
相片質量很好,客觀地反映出了公路進展情況。有一張相片特別有意思,一群人圍在黑板前,抬頭檢視工程款使用情況。“三社工程款使用情況”是由王橋所寫,在相片裡非常漂亮。
王橋給邱洪打了電話,道:“三社公路進展很順利,我這裡有一套相片和一份青橋村六步議事規則在公路建設中實施情況的進展報告,準備給鄧書記送過來。”
邱洪道:“鄧書記今天很忙,沒有時間和你見面。你就不用過來,讓辦公室人員把材料送過來。”
王橋道:“我讓郭達跑一趟。”
邱洪和郭達以前都是黨政辦主任,互相熟悉,由郭達送材料是紐西蘭交妥當的。
郭達走後不久,縣府辦打來電話:向陽壩村幾十個村民到圍在縣政府門前,立刻派一位領導過來處理。
(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三百七十三章諸事繁多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向陽壩一社與陽和垃圾場的糾紛不會在短時間內收場,王橋對這一點是有著相當清醒的認識。他直接給楊明福打了電話,由楊明福帶領導信訪辦的同志去縣政府做好安撫工作。
楊明福在電話裡有些抱怨,道:“這事明明是城管委惹出來的禍,為什麼每次都要讓我們城關鎮去擦屁股。”說完這句話,他突然意識到王橋曾經是城管委副主任,這才趕緊把抱怨收住。
王橋道:“按照屬地原則,我們必須要去接訪,既要配合城管委做好工作,又要注意保護村民的利益。”他對副鎮長楊明福的抱怨表示理解,做行政工作,無論做多做少都拿一樣的工資,甚至對於多數人來說做多做少都沒有升遷的希望,所以,很多人對於惹麻煩的人總是心存怨言。
副鎮長楊明福帶著信訪辦的同志走了,去面對“或真或假”有許多憤怒情緒的向陽壩村民。
王橋趁著短暫的空隙時間,又一次整理了自己思路。
當前重中之重就是鄧建國對青橋村六步議事規則的認可程度,如果得到了鄧建國的認可,等到三社公路修好,自己就可以向縣委作出正式彙報。然後,擇機而動。
想起了青橋村六點議事規則,他不由得想起這兩天遇到的向陽壩一社受汙染事件。在這件事情上,一社多數社員的利益是連在一起的,人性在利益面前經不過考驗,社員的意願肯定是政府補償越多越好,這將是他們的共識。
從這一點來看,六步議事規則在對待這種與外來利益有關的事情時,將沒有效果。也就是說,六步議事規則能夠規範的往往是村社內部之事。
在當前,內部之事好統一,有外部利益介入才是最難的。昌東工業園有一大部分位於城關鎮轄區,讓企業落地必須要土地,用土地則涉及徵地折遷,這一塊也是非常棘手之事。近期縣裡引進了一家大型企業落戶工業園,實際上大量徵地拆遷工作就要落在城關鎮。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這基本上成為各縣共識。昌東縣這種距離靜州比較近,交通方便、有一定工業基礎的縣,更是雄心勃勃提出“工業強縣”的口號。********吉之州在大會小會上多次強調工業對一個地方的重要性,將工業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昌東工業隨著三線廠陸續遷走,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已經凋零得不成樣子,要工業強縣就必須要引進外來企業。伴隨著工業強縣口號的就是“全民招商”的熱潮。每個單位甚至是檔案局、文聯這些單位都有招商考核任務,同時還按比例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