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第3/4 頁)
“嗯。”
這一次林玥將到沙州出任市委副書記,已經透過了省委常委會,只是還沒有正式檔案,也就沒有上任,算是八字有了一撇。晏琳猜得出來,王橋則完全猜不出來,不在於智商,在於位置。
林玥滿面春風地道:“給陳總介紹兩位好朋友,這位是晏琳,在省委辦公廳常委辦工作,現在掛職城關鎮。這位是王橋,我的老弟,我們兩家人是世家。”
上一次陳兆順到了靜州昌東縣,被小小城關鎮拿住痛處,被迫求和。雖然表面上釋去前嫌,實際上內心還是有著疙瘩。這一次城關鎮強拆王家院子,又將被拆業主抓了起來,只要稍加處理,弄點春秋筆法,自然是一個好的新聞點。既給城關鎮找了麻煩,又提高報紙稍量,還找不到麻煩,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至於報道是不是客觀,這並不重要,請問,世上有完全客觀的報道嗎?
至於會不會給城關鎮帶來麻煩,這也並不重要。相反,給城關鎮帶來麻煩,正是輿論監督發揮了作用。
陳兆順的立場和王橋的立場是完全相反的,要將他們融合起來,只能依靠外來的力量。林玥正是那個合適的外來力量。她的地位夠高,關係網夠深,又會為人處事。在其調和之下,陳兆順彷彿就和王橋沒有一點樑子,彷彿就一直都是好朋友。
還有一點,掛職副書記晏琳是省委辦公廳常委辦的人。陳兆順雖然見多識廣,可是對於省委辦公廳機關了解得還是不夠深入,只是聽到這個單位便肅然起敬,心有忌憚。
王橋是一個言出必行的人,對於陳兆順這種出爾反爾、說翻臉就翻臉的傢伙很沒有好感,只是為了工作,才與他應酬。
分手之際,陳兆順與王橋熱烈擁抱,親熱如同結義兄弟一般。
由於王橋沒有喝酒,就由王橋開林玥的車,先將晏琳送到工業園區。晏琳見林玥也要上車,覺得有些過意不去,道:“林主任,王鎮,真不麻煩你們兩位,我自己打車就行了。”
林玥道:“何必這麼客氣,才吃了飯,回家只能看電視,坐在車上,還有人陪我聊天。”
在車載音樂聲中,三人一起前往西城的工業園區。大家天南海北地聊著,氣氛和諧。
將晏琳送至紅星廠家屬區,看著其進入了大門,王橋和林玥這才上車,回東城老區。
林玥坐在副駕駛位置,頭靠著椅子,將車窗開啟小半,涼爽的風將頭髮吹了起來,她望著夜色中的陽州街道,心情變得安靜起來。
“王橋,你覺得晏琳怎麼樣?”
“林姐,怎麼問起這個問題?”
“剛才我走進大廳時,見到你們兩人站在一起,郎才女貌,很合適,突然就產生了這個想法。”林玥說到這裡,想起了多年前的往事。當時王橋是要分到省委辦公廳,最終卻是首都來的晏琳佔據了此位置。她暗道:“如果王橋知道當年的競爭對手是晏琳,準確地說,如果沒有晏琳,王橋就能進省委辦公廳。他心裡會怎麼想?”
王橋此時已經是老司機了,開車技術優良,行駛在陽州街道,就有行雲流水之感。他聽到林玥想給自己和晏琳牽線,道:“我和晏琳只是暫時在城關鎮工作,以後她在省委機關,我在最基層的鄉鎮,不合適。”
林玥道:“憑著你的學歷和能力,還有現在的位置,很有發展前途的。你如果想進靜州或者陽州,甚至一些省級部門,其實都可以調動的。一般人調動很難,但是我們兩家人還是有關係的,調進省城也不難。所以,你們兩人的距離不存在。我就是覺得你們兩人站在一起太有夫妻相了,所以忍不住牽個線,若是其他人,我才不做這個紅娘。”
她見王橋沒有回答,道:“而且,從現實角度來說,晏琳處於這個位置,對你是很有利的。”
王橋想了一會,終於開了口,道:“林姐,其實我和晏琳以前就是復讀班同學。”
這一下就輪到林玥驚訝了,道:“你們是復讀班同學,從來沒有聽到提起過?”她隨即又道:“以前和晏琳在一起的時候,就沒有聊到過你,自然不會提起。你們是同學,應該更有發展的基礎。”
王橋道:“我們還有更深一點的關係,準確地說,我們曾經談過戀愛,後來分手了。所以,現在也很難走在一起,只能做一個很好的朋友。”
這一下就更讓林玥驚訝,道:“難怪你們站在一起如此和諧,讓人忍不住發生聯想。”她試探著道:“你們有沒有重歸於好的可能性?”
王橋道:“我們見面都很冷靜,我一直都稱呼她為晏書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