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2/4 頁)
用。”
王橋道:“晚上喝得多,肯定要住在靜州了,明天要晚點回來。”
宋鴻禮道:“陪好省裡領導是大事,市委縣委都很重視,這也是你的機會。你就別想著明天的事,還有這麼多同志撐著。你出發前讓財政所準備點現金,萬一需要用錢,也別太夾心夾腳了。你把市縣關係理得順,對城關鎮來說就是一件大好事。”
王橋也沒有囉嗦,從財政所借了錢,叫上老趙就前往靜州。
晚宴安排在市委接待中心,距離以前紅旗廠駐靜州辦事處並不太遠。王橋先到接待中心登記了住房,然後再到宴會廳。
離開昌東後,晏琳一直頗為心神不寧。她很想與王橋多坐一會,晚上吃頓飯,可是又有公務在身,尚主任只是在酒桌上說了可以請假,離開酒桌就不再提這事。晏琳是懂得規矩的人,也就將對王橋的各種想法壓在一邊,專心開會。在春節前開的會,沒有太實在的意義,大家擺談擺談,瞭解些基層情況,再祝祝春節快樂,就算了一樁事情。
會議結束,靜州********杜立高、市委副書記鄧建國等領導都親自參加晚宴,陪著尚副主任一行到宴會大廳。
晏琳對這種禮儀性的會議不感興趣,只是作為隨員,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能跟隨著領導的步伐。她步入宴會廳時,第一眼就見到了王橋,一顆心砰砰地亂跳起來。
袁常委主動對********杜立高介紹道:“杜書記,這是昌東城關鎮的王橋,代理鎮長,今天上午就到了城關鎮。他是小晏在靜州一中的高中同學,我把他叫了過來。”
杜立高抬眼看了一眼王橋,道:“你就是王橋!果然年輕,一表人材。”
王橋心裡一直對“通了天”這事感到疑惑,聽到杜立高所言似乎對自己有好感,更覺得奇怪,上前雙手握著杜立高的手,道:“杜書記好。”
杜立高道:“剛才尚主任表揚了昌東城關鎮的工作,你這位年輕鎮長,能有這麼好的崗位,要幹出一番事業來,才對得起大家對你的期望。”
這一番話讓王橋更加疑惑,只是不好表露出來。
袁常委又對鄧建國道:“鄧書記,這是昌東鎮鎮長王橋,我估計是全市最年輕的鎮長。”
王橋這才上前一步,雙手握住鄧建國的手,道:“鄧書記好。”
鄧建國笑道:“我早就認識王橋了,他在沒有當鎮長前就有兩個記錄,第一曾經是靜州籃球聯賽的最佳球員,是幾年前的事情了。”
王橋道:“七八年前的事情了,那時我還在讀中師,有幸代表昌東參加了靜州籃球聯賽。”
鄧建國又道:“王橋還是山南大學有名的書法大家,我在工業學院時就看過他的作品,功力相當深厚啊。”
當鄧建國說認識王橋時,靜州系的幹部都有些驚訝,聽到後面才釋然,鄧建國在工業學院當過黨委書記,看過山南大學學生王橋的書法作品,就不算太離譜。
(第三百三十三章)
第三百三十四章又過春節(四)
每天寫了就發,沒有修改的時間,難免有錯漏,請見諒。以後出實體時,還要重新修訂。
王橋是昌東縣城關鎮的鎮長,這個職務壓根沒有進入省委辦公廳諸人的眼裡。包括晏琳對這個職務都沒有太多感覺,她認為憑著王橋的學歷以及能力,當個城關鎮鎮長實在是千該萬該,輕而易舉。他們帶著俯視眼光看著鎮長職務,孰料這個職位在縣城裡含金量頗高,王橋如果沒有特殊機緣,在短時間也坐不上這個位置。
靜州市委副書記、副書記又是另一種情況,他們是一方大員,在省內頗有地位。此時省委辦公廳幾人見到********杜立高、市委副書記鄧建國都認識這位年輕的鎮長,他們頓時對王橋就高看了一眼。
他們的視角是典型的體制內視角,領導認同往往是決定性的。
大家坐下來以後,靜州袁常委是個詼諧的人,有意將王橋和晏琳安排在一起,很有分寸地開了兩句玩笑。
室內有空調,溫暖如春,大家皆脫了外套。晏琳穿了一件略有些緊身的毛衣,身材比少女時代要圓潤許多。她坐在王橋旁邊,眼角餘光一直在王橋身上。
在這種宴會里,王橋是沒有發言權的,除了主動給省委辦公廳諸位同志敬酒以外,多數時間是聽領導們談天論地。他對晏琳和鄧建國等人都沒有表示出特別的親近,只是用統一的態度——禮貌、尊敬而略帶熱情。
晏琳望著杜、鄧、袁等人有些感慨,前一次她作為督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