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3/4 頁)
的可能性很大,兩人反而覺得不太真實。因為真是這麼簡單,父親和他們所受的磨難簡直、簡直他馬的沒有來由!簡直是沒有天理!
此時,在山南大學,張曉婭合上書本,對楚小昭道:“你自己看書,我有事要到我爸哪裡去。”
楚小昭道:“說好了中午吃烤串,怎麼又單飛,是不是和那個白馬王子約上了。”
她在昌東去找王橋時,恰好遇到王橋陪著呂一帆吃早餐。回校以後大病一場,兩三個月才恢復元氣。在生病期間,張曉婭一直忙前忙後照顧,兩人友誼也因為這場病得到昇華,成為鐵桿閨蜜。
張曉婭笑道:“不是所有騎白馬的都是白馬王子,還有可能是唐僧。專心看書,忘掉所有白馬王子,童話裡的故事都是騙人的。”
張曉婭騎著腳踏車來到了電力大樓,向保安亮了亮淡黃色證件,一路通行無阻。
走進爸爸辦公室時,張曉婭意外地看到了山南大學的風雲人物,楚小昭至今念念不忘的白馬王子——王橋,驚得下巴都在脫臼。
(第二百九十九章)
第三百章相見(二)
父親只是讓張曉婭接兩個人去見爺爺,並沒有說這兩個人是誰。她看到是王橋時,驚訝異常,道:“怎麼是你?王橋。”
王橋對眼前的女子有印象,知道其是山南大學同系的低年級同學,與楚小昭經常在一起,道:“我記得你叫張曉婭,沒有想到是張書記的女兒。”
張曉婭好奇地道:“找我爺爺有事嗎?”
王橋道:“我是昌東人,老家是柳河鎮二道拐的。”
張曉婭還是沒有想明白其中原由,道:“這和我爺爺有關嗎?”
王橋道:“現在我也不敢肯定是否和你爺爺有關,但是見面就知道了。”
張曉婭道:“那走吧,出去坐計程車。”
“我們有車在樓下,直接開車過去。”王曉又好奇地道:“你和我弟弟認識?”
“我也是山南大學的,同系。王橋可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張曉婭想起楚小昭從昌東回來哭得昏天黑地的情景,不禁用略帶嘲諷的語氣道:“我們系裡不少女孩子都崇拜他,還有人從昌東回頭就生一場病的。”
張曉婭是張大山的女兒,是張家的重要成員,算是比較瞭解自己的人,王橋不想讓張曉婭對自己留下壞印象,解釋道:“你說的是楚小昭吧。這是她單方面的想法,我可一點都沒有回應,更沒有粘粘乎乎,責任不應該在我。如果我原本無意,還要去糾纏不清,那我就有責任。”
“你說的貌似也有道理。”張曉婭腦中快速地回憶了楚小昭的感情經歷,確實如王橋所言,楚小昭幾乎沒有得到與王橋單獨相見的機會。從這一點來說,王橋確實很有男子漢的乾脆勁,比起有些混在女人叢中的花男人要強太多。她出身于軍人家庭,家中男人多半都有英武之氣。特別是爺爺一直以軍隊生活為自豪,在地方工作很長時間,退休以後仍然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老式軍裝。王橋這種氣質稍顯粗獷的男子比較符合其欣賞口味。
三人下了樓,在一起等車時,張曉婭發現王橋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惡。當時楚小昭從昌東回來之時,傷心得病了一場。聽了楚小昭的遭遇,寢室所有人都對王橋義憤填膺,紛紛聲討王橋是負心漢。張曉婭也就對王橋有了不好看法,認為王橋是花花公子一類的人物。
這個不好看法原本以為理直氣壯,誰知王橋輕飄飄一句話。讓張曉婭覺得自己生氣真還沒有理由。愛情是雙方的,不能因為一方有愛,另一方就必須接受。
在樓下坐了車,一路開往東城區。
王橋開車,王曉和張曉婭坐在後排。王曉年齡比張曉婭要大,人生閱歷要豐富得多,有意與張曉婭搞好關係,便娓娓談起當年發生在昌東的陳年趣事。
王橋基本不插嘴,開著車,分析著與張大炮見面時會發生什麼事。不管見面時會發生事。至少表面張家對王家親戚尋來還是很重視的,從張家態度可以看出王振華肯定不是那種完全忘本之人。
小車開過省政府家屬院,在家屬院相鄰約兩百米的地方有一片電力系統的住房。王曉問道:“曉婭,你爺爺一直都住這裡?”經過一段車行,她巧妙地將張曉婭的‘張’字去掉了,直接變成了“曉婭”。
而張曉婭也接受了這個稱呼,道:“我爺爺一直不肯來陽州,後來我爸調回來,他才肯搬來。他以前住在靜州老幹所,裡面分有一套房子。前面後在有些空地,在裡面種了很多菜,最搞笑的我爺爺還挑著桶去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