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3/4 頁)
亮差點以為時光倒流了。
木材加工廠名義上是工廠,但郭亮到了那裡之後發現裡面純粹就是一個家庭作坊。唯一超出一般家庭作坊的那個堆放木材的堆放地巨大。堆放木材的空地面積有五六十畝,裡面堆放了各種各樣的木材。僅僅這些木材估計其價值就超過五百萬元。
可是木材加工車間卻是差得可憐,就幾臺電鋸和幾臺佈滿灰塵看不出是什麼裝置的裝置。
在裡面走了一圈,郭亮看出這裡的工人主要是利用院子裡的木材加工出半成品的木條、木板出售。經過詢問得知,木條、木板加工出來之後賣給本地或外地的木器廠以獲取利潤。
當然,裡面也不是完全不生產產品,在一個車間裡,郭亮看見了他們生產的一些簡單的木器,如飯桌、椅子、農具什麼的,都是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裡面的工人也是一些老木匠,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與農村裡的木匠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可以想象,無論是賣木條、木板還是賣技術含量低的飯桌、椅子,都不可能有很大的利潤。但是,郭亮卻驚訝地發現木器廠的領導卻一個個油光滿面。廠領導的座駕更是讓他差點驚掉了牙齒:廠長的專車是一部皇冠,副廠長的座駕是一部豪華桑塔納,此外他們還有一輛豐田麵包車,一臺豪華大巴車。每一輛車的價格都超過郭亮那臺普通型桑塔納,甚至高出好幾倍。
這些車還不包括他們生產用的運輸木材的大卡車、伐木的拖拉機。
郭亮很驚訝廠領導的這些座駕,但林業局的人卻司空見慣。那些車擺在厂部前面的院子裡一點也不避嫌,他們並不擔心郭亮為此發脾氣。因為知道這種情況的上級官員多了去了,沒有一個人說閒話,有的官員還到這裡借車充面子呢。
(感謝永遠的死靈、zhoa1965、鉅棟公子、大壩…gz的月票,感謝各位的訂閱)(未完待續,)
第239章 (複雜而棘手)
想想也容易理解,這個木材加工廠完全是靠山吃山,從林業局拿到免費的砍伐證,然後上山砍伐免費的樹木,這些木材堆放一段時間後再高價賣給那些迫切需要木材又無砍伐證的工廠、企業。即使不加工成木條、木板等半成品也一樣能賺大錢。
因為他們的錢來得太容易,大手大腳就不可避免了。
從過來所掌握的部分資料就能知道,這裡的廠長、廠領導什麼的,不是林業局領導的親戚朋友就是林業局即將退休的老領導,這些人把到這裡來當領導看成了一種福利。除拿出廠裡一部分利潤送給林業局的當權者和部分縣領導以外,其餘的利潤就被他們給瓜分了。只可憐那些普通沒錢的職工,最多是喝一喝湯。
也因為在這裡當廠領導能旱澇保收,他們也就沒有雄心開發什麼新產品、做什麼價高質優的木器,完全沒必要費這個神。開發產品、拓展市場,需要太多的精力了,而且還不一定成功。成功了,他們未必能多分一些好處,未必能多賺錢。一旦失敗了,一切責任都是他們的,肥差有可能被剝奪。他們自然不會撐飽了沒事幹,去開發新產品。
郭亮心裡鄙視這些肥頭大耳的傢伙,但臉上上的神色不變,在林業局領導和廠領導的陪同下,走馬觀花地參觀了這個工廠的裡裡外外。但他沒有在這裡呆多久,參觀完工廠、木場,聽了廠裡熱情洋溢的彙報,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往雙清縣茶葉廠。當然,走的時候他還是收下了廠裡供奉的特產。
這個茶葉廠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木材廠的地理位置相反。它在縣城的另一個方向,與金豐縣交界。這個廠的利潤和職工的福利也和木材廠的相反——少得可憐。這從茶葉廠的座駕就可以看出來:茶葉廠廠長的座駕是一臺林業局不要的吉普車,除了才整修不久刷了新漆的綠色引擎蓋看起來有點氣勢外,整個一臺車就是垃圾。按廠長雷國兵的說法,坐這車還不如騎自己的腳踏車。腳踏車又快又安靜。坐在吉普車裡全身震散架不說,最難受的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而且衣服上的這些泥和灰都不是普通的泥巴和灰塵。還帶有車裡濺出來的油,很難洗乾淨。
其實這個茶葉廠也曾經輝煌過,這裡出產的蓉洱茶以前銷量不錯,直到現在還是縣政府和各機關單位的招待品。只是蓉洱茶現在的銷一天不如一天,工廠的效益也越來越差。林業局對這個廠的態度自然沒有對木材廠那麼好,基本上是任其自生自滅,也沒有幾個人願意來這裡當領導,茶葉廠廠長雷國兵在這裡當了十年廠長了,屁股一直沒動。
到了茶廠,郭亮一行也是先到茶園去參觀。沒有急於進會議室聽取他們的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