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第4/4 頁)
西上不了檯面的,只能同行交流,彼此心知肚明。二來呢,在那個資訊貧乏的年代,渠道為王,金客那可是槓槓的一手資源,誰也不願意帶到這種地方,以免被其他的老闆給挖走。如果真有金主,完全可以先自私下去溝通,實在沒法成交了,再來辦這種道場。這也是為什麼串貨場的價格,要稍微低於市面價格,大家都是混這口飯吃的,總得有個利潤空間,不外乎是你找不到金主,我能找到,這樣才有了互通的基礎。
不過現在也沒那麼多老講究了,很多人圖省事,也為了抬價,或者為了其他什麼原因,請金主到自己的場子上來的事情也有。所以大家雖然見吳晨他們陌生,卻也不在意,低頭繼續討論他們的去了。
吳晨跟孔四從入口兩側的吧檯上,各拿了一杯咖啡,找了個空角落坐下,一邊喝著一邊張著耳朵聽旁側人的對話。
可能是大家對這個“汝窯”的態度跟他們相仿,心裡八成是不信的,卻也抱著僥倖的心理,不遠錯過了這麼一個機會。但是見到貨主遲遲沒有露面,大家也不是吃素的,便吆喝著自己帶來的“好貨”。
竄貨場雖然往往都是因某件物品引的,但是卻不是隻有這一件,參加的都是行內掌櫃,自然會帶些自己以為精品的高貨出來,互通有無麼。貨賣識人家,這才是大家憋著勁兒湊這個場子的真正目的。
所以吳晨坐下來之後,眼光掃過,便見到圍著人群外圈,還是零零散散的擺了一些案臺,墊著的紅布上擺著各種物件,除了瓷器,還有青銅器,不過像字畫或者傢俱等大件,卻是沒有。
有些物件上已經披上了一層黃布,看不清裡面到底是什麼,這應該是已經被人賣了去的。
可能這個開場也有一段時間了,現在還在看物件的人不多,倒是坐著閒聊的人不少,吳晨豎著耳朵聽了半晌,現這些人說的都是一些近期生的八卦事,竟沒有涉及到物件的。
聽了一會,他有些不耐,轉身間孔四皺著眉頭,一臉專注的樣子,也不知道在“偷聽”什麼,便沒有打擾他,自己往一側走去,沿著看了一圈,最後停在一件青花龍紋大盤之上。
不愧是業內交流,可能這裡就囊括了當地各大店鋪的鎮店之寶,像這個青花大盤,一眼看著就絕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