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的年代太久遠,我們的水平又很有限而已。
比如,李商隱的詩向來以難於索解著稱,但其實真正難於索解的往往只是詩歌背後的故事,至於字面上的表意,並不難解。
以李商隱最著名的《錦瑟》為例: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雖然沒有什麼生僻的用典,可如果逐字逐句來讀,確實不易理解。但是,只要你知道律詩的章法,就可以一目瞭然。
律詩,五律和七律,每兩句話構成一組,一共是八句四組,這四組分別是:起、承、轉、合、也就是說:前兩句是開頭,接下來的兩句要承接上文,再接下來的兩句要轉折,最後兩句作總結。比如:
第3節:序(3)
今天下雨了,我不由得想起了老朋友容若。(起,開頭)
容若是我相處三年的老朋友了,我們相處一直很愉快。(承,承接上文)
但容若最近不大愛理我了,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轉,轉折)
不管為什麼,我還是把他當朋友的,我這就去找他。(合,總結)
瞭解了這個律詩的章法,再讀《錦瑟》就不再困難了: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開頭:錦瑟有五十弦,每根弦都讓我想起逝去的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承接上文:逝去的華年如夢似幻,而且春心泣血,有幾多感情的悲歡。……這兩句只要知道是〃承接上文〃的,意思便很好理解。)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轉折,以意象來寫情緒:我很難過,我很迷茫。)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總結:等以後回憶這些感情,〃只是當時已惘然〃……這話可以有兩解,這裡就不細論了。)
到這裡,詩的意思是非常清晰的,我們所不解的只是:這首詩的背後有什麼具體的故事,像〃滄海月明珠有淚〃這樣的意象有什麼具體的所指?……這些事情只能有待歷史考證,但是,就詩言詩,就文字言文字,這首詩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
這便是解詩的方法之一,因為詩歌有許多非常固定的章法和意象符號,古人運用起來圓融無礙,今人看上去卻隔膜了許多。
容若的詞雖然想來以明白如話著稱,不像李商隱這樣隱諱,其實容若學養豐富、胸中錦繡太多,有些詞只是看似明白如話,實則用典精深、涵義幽微、婉轉曲折,手法比之李商隱只在以上,不在以下,屬於文人詩詞,而不是詩人詩詞。這些,都需要慢慢解讀。
對於納蘭詞,前人釋讀很多,大體已足以解惑,但仍有一些誤釋、漏釋與不合理處,遇到這種地方,本文也會略談淺見,以就教於方家。
剝皮拆骨,把一首詞的意思解釋清楚,把其中的背景、字句、用典、化用、章法、修辭等等解釋清楚,這也許就足夠了,至於審美感受的方面,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解說者也許沒必要代人嚼饃吧?
蘇纓
2007年8月於蘇州小紅樓
第4節:減字木蘭花(1)
一
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過回闌叩玉釵。
《減字木蘭花》,一個溫柔婉轉的詞牌,每句一短一長,迴環往復,流連不歇。詞家多以這個詞牌來寫一些生活中的細碎柔情、溫柔好夢。容若卻特別,以長於抒情的詞牌來作寫人的白描,筆端輕柔勾勒,竟是一副活生生的仕女圖,嬌羞宛然,冰雪輕盈。
但這不是隨便的一副圖畫,不是憑空而來的囈想,也不是詩人們常作的那樣以美人香草寄託君子之情。這是一副實實在在的寫真,畫中的女子當時就真實地站在容若的面前,風容盡現,咫尺天涯。
是的,咫尺天涯。
那是一張美麗的臉,也是一張熟悉的臉,熟悉得足足度過了兩個年輕人的半生,熟悉得驚醒過容若多少輾轉反側的夢寐。但是,僅僅是咫尺間隔,卻只有〃相逢不語〃,而這一相逢,更無情地成為他們的最後一見。不知道此時此刻的容若若是預知這個結局,會不會不顧一切地衝開的人群,衝開禁忌,衝開漫無邊際的風險與藩籬,衝上前去,僅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