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代有天下,這不能不叫他大為緊張。可事實上,這女主武王武則天,正是因太宗而發跡的,歷唐三世之後,進而得有天下!
賜 名 武 媚
貞觀十五年,太宗聽說武士蠖的女兒很美便召入後宮。這年武氏年14歲。後宮美女如雲,武氏入宮,沒有什麼特別。太宗得知她叫武照,覺得名字不好,便賜名武媚,此後就沒再理會。武媚便派充侍女尚衣。
武媚有膽有識,工於心計。她14歲臨入宮前,母親楊氏慟哭悲泣,與她相別,她卻從容自如,說道:“見到天子誰知道不會有福,何必兒女情長,悲悲切切。”母親驚詫不已。入宮以後,武媚的心機與膽識,在三物降烈馬一事中表現無遺,她也因此聞名宮中,著於青史。此事史書有這樣的記載:太宗有一匹烈馬,又肥又大,無人能夠駕馭。武媚進言說:“我能駕馭,但要有三樣東西,一是鐵鞭,一是鐵撾,一是匕首。鞭抽它不服就用撾戳它的頭,撾它還不服就用匕首斷它的咽喉。”
武媚非凡的膽識,引起了太宗的注意,隨即召幸,封為才人。才人是後宮中三夫人、九嬪以下二十七世婦中品級最低的一類。封為才人以後,一冷就是幾年,太宗沒再理會她。太宗自視甚高,英明神武,不可一世,他喜歡的女人自然不會是豪爽、勇武一類。他喜歡風雅、文弱的女子,喜歡溫情似水,柔婉嬌媚一類。因此,才女徐惠擅寵。武氏充其量就賜名武媚。不過,三物降服烈馬一事,引起了另一個人的注意,他便是身心文弱的太子李治。李治是在太子李承乾謀反被廢以後立為太子的,因為文弱,因而對同齡的武媚由崇敬而著迷。
貞觀二十二年夏天,太白星晝見。太宗李世民找來太史令李淳風,問這是何象。李淳風答說:“女主正昌。”一直對“女主武王”耿耿於懷的李世民又緊張起來,惶惑地說:“秘記所記載的,是真的嗎?”李淳風答道:“我據天象推斷,秘記所預言的已經成為現實。那個女主就在陛下的宮中。從今以後,不過三十年,她會得有天下,幾乎殺盡唐皇家子孫。”李世民一身冷汗,恨恨地說:“有一絲可疑的,統統殺掉,你看怎麼樣?”李淳風答:“這是命數,天法禳避。何況她的命大,多殺會傷及無辜。從天象上看,這位女主的大勢已成,而且就在宮中,已經是陛下的眷屬。三十年後,她就老了,老了就仁愛。雖然她會更易國號,自立為帝,但對於陛下的子孫好像還不會事情做絕。如今如果殺了她,她又託生,更加年輕,這樣一來,一旦成勢,就會將唐室子孫殺盡。”李世民覺得有理。
六、武則天,誰是帝誰是後(2)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太宗李世民病逝,太子李治即位,為唐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按照宮中慣例,新皇即位,先皇后宮中除四夫人、九嬪以外,其他的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一體送往感業寺為尼。於是,一大隊宮嬪美女,穿著黑色的喪服,踏上了通往感業寺的道路,一個個垂頭喪氣。她們為自己悽悽的命運悲哀,因為她們走向的是沒有一線希望的活墳墓。武媚也置身在這黑色的佇列之中,時年僅僅21歲,青春正茂。她的心中也是一片蕭瑟,萬般沉重。
秋色籠罩了長安。感業寺渾厚沉重的鐘聲在縣城中迴盪。落葉蕭蕭。女尼們靜坐在寺中,心如死水,生命在無邊的寂寞中已漸漸麻木。只有武媚是個例外,她滿懷幽怨,人在感業寺中,心卻時不時地飛往太宗別廟。因為高宗李治上香太宗別廟,一定會順便到感業寺看望武媚娘。這便是她的一線希望。
被 封 昭 儀
永徽元年五月,太宗的週年忌。高宗李治到太宗別廟上香,然後果然駕臨感業寺,與先皇太宗的才人武媚娘相擁而泣。這一幕感人的場面,很快傳遍京師。高宗王皇后知道得更快,也更為詳細。王皇后滿懷酸楚,但同時又心中暗喜,生出一計:何不利用武媚娘來打擊正得寵爭位的蕭淑妃呢?
王皇后是幷州祁地人,出身於名門望族。王家與李唐皇室世代姻親。晉王李治繼太子李承乾為太子以後,王氏就升為太子妃,生活在東宮。但王氏一直沒有生育,身處明爭暗鬥十分激烈的後宮,心中不免有些緊張。最要命的是,極得李治寵愛的蕭氏生下了極聰明可人的皇子許王李素節。李治入主帝位以後,王氏立為皇后,蕭良娣一躍而為僅次於皇后的蕭淑妃。這樣,蕭淑妃就成了王皇后最大的威脅,也是她一直無法排遣的一塊心病。感業寺天子與女尼相擁,無疑是情深似海,不然不會冒此天下之大不韙。果然如此,引武媚與蕭妃相抗衡,自己坐收漁利,豈不是於皇上、於武媚、於自己三全其美,又打擊了蕭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