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兄,那一天我和你說什麼來著?——你覺得這句話有些兒來勢洶洶,不易招架麼?不要緊,且看下文——我說:〃你可和夢二一樣,將來也印一本。〃你大約不曾說什麼;是的,你老是不說什麼的。我之說這句話,也並非信口開河,我是真的那麼盼望著的。況且那時你的小客廳裡,互相垂直的兩壁上,早已排滿了那小眼睛似的漫畫的稿;微風穿過它們間時,幾乎可以聽出颯颯的聲音。我說的話,便更有把握。現在將要出版的《子愷漫畫》,他可以證明我不曾說謊話。
你這本集子裡的畫,我猜想十有八九是我見過的。我在南方和北方與幾個朋友空口白嚼的時候,有時也嚼到你的漫畫。我們都愛你的漫畫有詩意;一幅幅的漫畫,就如一首首的小詩——帶核兒的小詩。你將詩的世界東一鱗西一爪地揭露出來,我們這就像吃橄欖似的,老覺著那味兒。《花生米不滿足》使我們回到憊懶的兒時,《黃昏》使我們沉入悠然的靜默。你到上海後的畫,卻又不同。你那和平愉悅的詩意,不免要攙上了胡椒末;在你的小小的畫幅裡,便有了人生的鞭痕。我看了《病車》,嘆氣比笑更多,正和那天看夢二的畫時一樣。但是,老兄,真有你的,上海到底不曾太委屈你,瞧你那《買粽子》的勁兒!你的畫裡也有我不愛的:如那幅《樓上黃昏,馬上黃昏》,樓上與馬上的實在隔得太近了。你畫過的《憶》裡的小孩子,他也不贊成。
今晚起了大風。北方的風可不比南方的風,使我心裡擾亂;我不再寫下去了。
1926年11月2日,北平。
(原載1926年11月23日《語絲》第54期)
《燕知草》①序
①俞平伯的散文集。〃想當年〃一例是要有多少感慨或惋惜的,這本書也正如此。《燕知草》的名字是從作者的詩句〃而今陌上花開日,應有將雛舊燕知〃而來;這兩句話以平淡的面目,遮掩著那一往的深情,明眼人自會看出。書中所寫,全是杭州的事;你若到過杭州,只看了目錄,也便可約略知道的。
杭州是歷史上的名都,西湖更為古今中外所稱道;畫意詩情,差不多俯拾既是。所以這本書若可以說有多少的詩味,那也是很自然的。西湖這地方,春夏秋冬,陰晴雨雪,風晨月夜,各有各的樣子,各有各的味兒,取之不竭,受用不窮;加上綿延起伏的群山,錯落隱現的勝蹟,足夠教你流連忘返。
難怪平伯會在大洋裡想著,會在睡夢裡惦著!但〃杭州城裡〃,在我們看,除了吳山,竟沒有一毫可留戀的地方。像清河坊,城站,終日是喧聞的市聲,想起來只會頭暈罷了;居然也能引出平伯的那樣悵惘的文字來,乍看真有些不可思議似的。
其實也並不奇,你若細味全書,便知他處處在寫杭州,而所著眼的處處不是杭州。不錯,他惦著杭州;但為什麼與眾不同地那樣粘著地惦著?他在《清河坊》中也曾約略說起;這正因杭州而外,他意中還有幾個人在——大半因了這幾個人,杭州才覺可愛的。好風景固然可以打動人心,但若得幾個情投意合的人,相與徜徉其間,那才真有味;這時候風景覺得更好。——老實說,就是風景不大好或竟是不好的地方,只要一度有過同心人的蹤跡,他們也會老那麼惦記著的。他們還能出人意表地說出這種地方的好處;像書中《杭州城站》,《清河坊》一類文字,便是如此。再說我在杭州,也待了不少日子,和平伯差不多同時,他去過的地方,我大半也去過;現在就只有淡淡的影象,沒有他那迷勁兒。這自然有許多因由,但最重要的,怕還是同在的人的不同吧?這種人並不在多,也不會多。你看這書裡所寫的,幾乎只是和平伯有著幾重親的H君的一家人——平伯夫人也在內;就這幾個人,給他一種溫暖濃郁的氛圍氣。他依戀杭州的根源在此,他寫這本書的感興,其實也在此。就是那《塔磚歌》與《陀羅尼經歌》,雖像在發揮著〃歷史癖與考據癖〃,也還是以H君為中心的。
近來有人和我論起平伯,說他的性情行徑,有些像明朝人。我知道所謂〃明朝人〃,是指明末張岱,王思任等一派名士而言。這一派人的特徵,我慚愧還不大弄得清楚;借了現在流行的話,大約可以說是〃以趣味為主〃的吧?他們只要自己好好地受用,什麼禮法,什麼世故,是滿不在乎的。他們的文字也如其人,有著〃灑脫〃的氣息。平伯究竟像這班明朝人不像,我雖不甚知道,但有幾件事可以給他說明,你看《夢遊》的跋裡,豈不是說有兩位先生猜那篇文像明朝人做的?平伯的高興,從字裡行間露出。這是自畫的供招,可為鐵證。標點《陶庵夢憶》,及在那篇跋裡對於張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