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頁)
體,高有近五千多米的主山峰,低的也有百多米散峰,一座一座將銅城山圍住,只留著南面的唯一出口。
這銅城山最多時段住進了十萬多人,分散在大大小小的各個山頭,追尋著自己的發財夢。不過99%的人都只是在這裡淘盡了最後的一絲氣力,隨著一聲嘆息,帶著一身的失落從哪兒來還又回到哪兒去。當然也有極少數的人淘到了,也就一夜暴富,但更多挖到礦脈的傢伙還未等訊息走出一里,就被人拋屍礦野深洞,成了孤魂野鬼。這銅城山別的不多,礦洞卻是出奇的多,有的深達地底幾千米,七拐八繞,就算你拿著礦洞圖,也不一定可以出得來。
每年這銅城山內也不知道要埋下多少具屍體,這些死去的人,也僅僅只是為了脫貧致富的夢想而又不想去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他們悽慘的倒在一個深黑的地方,默默地踏上了不歸路。
礦山上有這麼多人,治安就更不用說了,警察存在的根本意義更多的是在於守護自己這方天地的利益,儘量不讓肥水外流。
當然單靠那幾十個警察是絕對沒有辦法統治這片天的,所以他們主要還原劑依靠本地的幫派來管理,而他們就只需要管理一下這些幫派就ok了,至於利益那是自然各得其所,大家皆大歡喜。所以一般的小老百丁,如果不加入某一勢力,那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這當中,就以蔡家和白家為龍頭,這兩家都是紮根於此的武術世家,也是兩家最大的利益集團。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在政府或其它重要部門,更有在軍隊裡擔任要職的。兩家勢均力敵,卻是誰也不想服誰,從古到今,經常的衝突不斷。大的衝突幾乎每年都有那麼的一兩次,次次都是血流成河,死上十幾二十個,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至於傷就更無法統計。
這蔡、白兩家的掌門人一個叫蔡成山,有就是本監號的蔡哥。另一個叫白月笙,隱隱有舊上海灘杜月笙之意。兩家因為衝突不斷,所以弄得警方也不好交待,最後由警方調停,整個銅城山一劃為二,以直入銅城山的主幹道為界,東面由白家打理,西面由蔡家打理,這也是他們各自最大勢力範圍,誰要過界必須得到對方的同意方可。
不過,大家對此並不是太在意,越界的事也的確少了點,但那並不是沒有,這要看打到礦井的人願意跟誰。不過好在他們兩家都講好了,各自收取一定的保護費,和氣生財嗎!。
不過再和氣生財,也還是有一定的變數在裡面,這些變數累積多了,就成了隨時都會爆炸的火藥桶,再有一點火星就有可能爆炸。
有一次蔡哥給監舍所有人講了他最後一次參加指揮的爆炸場面,說起來輕描淡寫,可聽者個個毛骨悚然,也無比的振奮。想象那樣的一個壯觀景象,既令人神往,也令人興奮,又令人膽怯。一個人一輩子有這麼一次也就不枉人間走一回了。
那一次是蔡哥帶了手下一百多號兄弟去白家管轄區內搶回一個被白家奪走的礦井,這個礦井是個富礦,油水很不錯,白家一直想把它居為己有,終於讓他們找到了一個藉口,攻下了那個礦井。
蔡老大絕對不是一個吃素的,一聽這個訊息,親率一百多號蔡家精英,衝進礦區,沒費什麼力,就又奪回了礦井。卻也被白老大率領的三百多號人堵在了山頭上,而且他們的人還在源源不斷的往這兒靠攏。而蔡老大的人又被擋在白區這外,不能對蔡老大有效馳援。
這樣的勢頭要求蔡老大必須速戰速決,利用有利地形尋求決戰,以自己的精英衝擊打垮白派的烏合之眾。
128人對戰近400人,這是史無前例的,白老大在山坡下用望遠鏡細細地掃視了一眼站在坡頂的蔡哥,眼角浮出一絲殘酷的笑容,他早就想把蔡成山幹掉,自己可以一統江湖。可是他們兩家這麼多年的爭鬥也都是不分勝負,今天總算老天有眼,給了他們一個這麼好的機會,除去這顆眼中釘。
蔡家人也知道這次是生死攸關之戰,人人抱著必死之心,和蔡老大並排在一起,迎著山風,蔑視著下面那群沒什麼戰力的混混。
不管什麼人,門道一多,自然會選擇更適合自己發展的,白家的精明子弟也不例外。近多年,白家那邊人洗手上道的比較多,東南西北的闖蕩,留在本地發展的精英不多。這也可以說是一個千古不變的習俗,就象現在精明貪官一樣,貪多了,就往國外跑,以求逃避懲罰,安享不義之財。
別的什麼人都可以說走就走,可這當老大的,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主要是還有個責任在。所以這兩個老大,雖然也早萌退隱之心,無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